第644章 白露之变(第3/6页)

毕竟,他只是个奴才。

“殿下立刻取了太子殿下印符,去找汪良臣,他是侍卫亲军威武军统领,要他调兵包围大汗寝宫,就说安西王要谋反,逼迫大汗,然后先控制安西王!”王四郎跪下来,“奴才只能出这个主意,到底怎么办,就看殿下了!”

王四郎不愿意插手太深,只愿意出个主意,大事还是要铁木耳来干。要是他插手太深,就算政变成功了,他也会受到铁木耳的忌讳,估计将来也没好下场。

伴君如伴虎啊。

王四郎这样的人,最会混官场,是个政客的料子,他就算献策政变,也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什么?

铁木耳身子一震,兵围寝宫?这能行吗?汪良臣虽然是太子一系,可眼下还会听太子府的令?

“王先生,这,这能行?”铁木耳虽然也是野心勃勃,胆子也不小,可他不认为这招能成功。

大汗还没驾崩,就算汪良臣的兵围了寝宫,只要大汗一句话,汪良臣怕是就会束手就擒。

再说,枫丹白露宫的侍卫亲军,可不止汪良臣的三千兵马,还有蒙古军,色目军,更有怯薛侍卫啊。

“殿下,来不及了。只能这么干了。汪良臣多半会听令,要是安西王继位,汪家也会靠边站,不会再有如今的富贵权势。而且,汪良臣的兵离大汗寝宫只有一里路,而这个行宫,也不像中原皇宫那样宫门重重,更容易得手。”

“行宫里面没有宫门宫墙,只要先发制人,抢在其他兵马之前冲入大汗寝宫,拿下安西王,就万事大吉了。大汗大限将至,到时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奴才只能献策而已,大事当然是殿下决断,也是殿下亲为,奴才除了帮殿下出谋划策,还能做什么呢?”

“殿下最多只有两刻钟的功夫,再迟就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啊。伏请殿下明断!”

阔阔真厉声道:“我的儿子铁木耳啊,我宁愿因为失败而死,而不愿意屈辱的死在安西王手里!他父亲当年和你阿布争夺储位失败,他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反正都是一个死字!干了!”铁木耳恶狠狠地说道,“大不了我们一家随阿布一起死!”

铁木耳也不废话,当即取了太子印符,带着亲兵,奔向不远处的汪良臣大营。

枫丹白露宫是个西方行宫,不像东方皇宫那样宫门重重,戒备森严,这也为铁木耳增添了不少信心。

要是在大都皇宫,如此简单粗暴的政变想都不要想。几道宫门就能将政变兵马挡在外面。

作为护卫忽必烈的御前侍卫亲军,汉军只有数千人,而统领就是汪清臣的哥哥汪良臣。

作为御前侍卫亲军统领之一,汪良臣不会因为忽必烈病危就离开大营,他需要牢牢看住兵马,戒备行宫。

所以,他不在忽必烈寝宫。

铁木耳拿着太子的印符,径直来到汪良臣大帐,直接说道:“汪将军,我以我阿布的名义,令你率兵包围大汗寝宫护驾,安西王正在逼迫大汗立他为皇太孙!”

什么?!

汪良臣不敢相信的看着铁木耳,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干巴巴地说道:“殿下说笑了,说笑了。”

“六哥!”一个士子模样的人和王四郎匆匆而来,“不要再犹豫了,快点动手吧!”

来人正是汪清臣,他一直在军中。

“老七!你疯了么!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咹?你要让汪家万劫不复么?”汪良臣愤怒的看着汪清臣,想不到七弟竟然卷了进去。

“汪将军,此事胜算很大!”王四郎狠狠说道,“汪将军是不是很惊讶?所有人都以为太子病重不起,安西王和安北王又都在大汗御前,所有没有人会想到,还有这一出!”

“这就是出其不意!我们已经胜了三成!”

“大汗弥留在即,已经在拟定遗诏,满朝大臣都在大汗寝宫,所有人都巴巴的等着遗诏公布,谁能想到外面的事?这又胜了三成,这叫攻其不备!”

“寝宫周围的兵马,不相统属,其他兵马没有大汗旨意,也难以调动。我们就可先发制人。等拿下寝宫,其他兵马打过来也迟了。而且这行宫没有宫门城墙,兵马可以直接开到大汗寝宫,直接进入拿下安西王,清君侧护驾啊。”

“如此一来,我们起码有九成把握!只要先进入大汗寝宫,控制百官和安西王,就大势已定,就是大汗,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还有,朝中大臣,大多数都是支持太子的。他们到时也不会反对,甚至巴不得如此。”

王四郎一番话,说的汪良臣心惊肉跳,但又有些兴奋起来。

其实他也明白,作为太子党,要是安西王继位了,汪家的兵权也很难保全,最多也就是做个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