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耿直猛将(第2/3页)

“李兄莫急,安西最近已无战事,召你来另有一事相求。”

“侯爷请吩咐。”

“我欲将李兄抽调来龟兹城驻军大营,为我练出一支精锐的陌刀营,李兄意下如何?”

李嗣业片刻愕然后,重重地道:“请恕末将办不到。”

这下轮到顾青愕然了,我好歹是安西四镇的节度副使,整个安西的二把手,居然这么不给面子?

“为何办不到?”

“侯爷,末将的官职是‘疏勒镇使’,是朝廷武部任命的,若侯爷要调末将来龟兹,也需要朝廷的任命文书,否则疏勒镇的武将怎能在龟兹镇任职?于理于法说不过去。”

顾青顿觉胸口堵了一团闷气。

李嗣业这家伙不但耿直,而且是个死心眼儿,节度使执掌一地军镇大权,无论文武官员的任命基本可以由节度使说了算,朝廷通常不会干涉,这也是盛唐形成藩镇割据势力的重要弊端。

李嗣业无疑是盛唐里的一股清流,只认朝廷任命文书,不认节度使,节度副使更不认。

好没面子啊,若不是看他精通操练陌刀手的方法,如此耿直而又死心眼的家伙早被顾青下令乱棍赶出去了。

顾青不由暗自思忖,自己这算不算被知识产权垄断了?掌握了独门技术的人真就这么横吗?

事实证明,真就这么横。

“李兄,军镇任命武将,可由节度使一纸任之,你不会不懂这个规矩吧?若觉得我这个节度副使官儿不够大,我请高节帅给你写一份调令如何?”顾青笑容有些勉强了。

李嗣业硬邦邦地道:“侯爷恕罪,纵是高节帅的调令,末将也需向朝廷请奏后才能调任,总之,末将要看到长安武部的调任文书,否则末将无法上任,军中无小事,末将不希望被小人拿捏住把柄,陷末将于不忠不义。”

顾青皱眉:“我亲自下的调令,长安那边若问责由我来担待,与你何干?哪个小人敢陷害你?”

李嗣业沉默半晌,躬身抱拳:“请侯爷恕罪,末将实不敢调离疏勒镇,再说末将亲手操练出来的陌刀队都在疏勒镇,末将与袍泽们生死与共,实不愿抛下他们来龟兹任职。”

顾青听明白了,李嗣业有顾虑,可能疏勒镇有小人与他不合,等着他露出破绽,拿捏他的把柄,所以李嗣业才如此死心眼要见到长安武部的调令才敢离开。

躲在暗地里的小人很难防,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一份告黑状的奏疏递进长安,在李隆基面前哪里还有什么官大官小,查实了就是一场大祸。

今日与李嗣业的初会颇出顾青的意料之外,顾青原以为亲手写一份调令,李嗣业便会欣然赴龟兹城上任,二话不说给他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陌刀营。

没想到居然竟是这般结局,连基本的调任问题都没能解决。

如今唯一的办法是顾青马上写奏疏递往长安,然后等李隆基的批复,武部再发正式的调任文书,一来一往,最少三个月才能把李嗣业合理合法地调来龟兹城。

三个月,顾青等不起。

“哈哈,好,李兄既然不愿意,就当我没说过,难得来一趟龟兹城,李兄不妨游玩些日子再回去……”见李嗣业张口欲言,顾青忽然冷下脸道:“李兄,这是我的军令,留下来,游玩些日子再回去,你有意见?”

李嗣业大嘴张合半晌,丧气地道:“末将没意见,遵侯爷军令。”

顾青下令召常忠进来,介绍常忠与李嗣业认识,然后命常忠带李嗣业去龟兹城闲逛,重点是带李嗣业参观一下顾青的政绩,比如扩城建市工程,以及砸过的两家店的名胜古迹,让李嗣业心中对顾青产生一些比较直观的印象,务实勤奋,兴商富民,但脾气不太好。

将常忠叫到一边,顾青低声嘱咐他多做做李嗣业的思想工作,多在李嗣业面前宣传一下侯爷的光辉正义的形象,宣传力度可以夸张一些,越用力越好,然后给了他一块银饼,让常忠带李嗣业去青楼嗨皮一下。

总之,黑的白的,明的暗的,正义的邪恶的,都在李嗣业身上试一试,万一有机会诱惑这位正直的缺心眼,将他引入堕落的深渊呢?

……

常忠与李嗣业告退后,站在旁边的韩介忽然一叹:“侯爷,这位李将军委实是条汉子,既耿直又正直,大唐的官场很难见到这般人物了……”

顾青心中一动,微笑道:“听说你以前在左卫也是这般德行?”

韩介仿佛勾起了尘封的往事,一副追忆沧桑的表情叹道:“是,那时末将在左卫里由于太耿直,得罪了不少同僚,也是经常被小人背地里告黑状,不明真相的上官常常训斥我,而我却辩无可辩,曾经有段日子末将真是不想在军伍里干了,想归乡务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