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7章 军事家?(第2/3页)

林晓燕不认可这项技术,其实并不难理解。

毕竟前苏这个庞然大物当年做过很多花了大钱,却压根儿不靠谱的事儿。

比如说从地球一端钻井,直接将整个地球打穿。

再比如说火星96计划,这些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早在十多年前就被放弃了的“超级雷达”,无疑也在林晓燕认知的不靠谱项目之中。

可就是这个她当初没怎么关注的项目,居然被苏七月在演戏中当做杀手锏。

虽然自己和信息大队这边花了一些时间,很快摆脱了它的影响,使得自家DA师并没有怎么受到波及。

甚至友军T师的通讯,也是自家DA师这边的技术人员帮忙恢复的。

然而这些都是在演习场上的发生的事儿,不是真正的战场。

真要是在真实战场上自家DA师被“超级雷达”所攻击,通讯中断半个小时的话,怕是自家阵地早就成筛子了。

正因为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林晓燕对苏七月的这项技术突破更为惊叹。

至于演习最后一天蓝方守中带攻的完美表现,她反而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

“通过这场演习,我们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找到了如何对抗如何对抗信息化、快速化美式陆军部队的方法。”

看着下首几十名大小干部,杜仲平淡淡开声道。

“过去,我们一直讲陆军机械化、集团化。这些,都是前苏式陆军的老路。”

杜总长面色凝重地说道,“事实上,我军在陆军的建设上,一直也是遵循着这样一条路。”

“然而十多年前的一次军事冲突,让我们看到了这条路的艰难啊……”

杜总长虽然没有把话说得很清楚,但是在座的干部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虽说老伊的部队能力低下,火力也严重不如前苏,但毕竟他们也配备了大量的苏式武器。

然而在实战中,老美的军队却很轻松地找到了苏制武器体系的弱点。

杜总长说前苏式的老路,受到严峻的考验,是非常有道理的。

听着杜总长意犹未尽的话语,秦忠培也忍不住开声了。

“我完全赞同杜总长的说法。空中力量,一向是美式陆军师的杀手锏。”

“自从十多年前的那次战争之后,老美对这方面的研发的投入力度不减当年。甚至在前些年,他们提出了速度更快,载重更大,航程更远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誓要将空地一体化作战的优势一直保持。”

“这些,都对我们的陆军机械化建设起到了深深的启发和警醒作用。”

说到这里,秦忠培话锋一转,“然而就在这次演习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对付美式陆军的路,一条我们自己的路……”

秦部长这话抛出来之后,很多知情的干部纷纷向苏七月投入了敬服的目光。

确实如杜总长、秦部长所言,苏七月用自己的方法牵制住全美式建设思路的DA师,是这场演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点。

甚至可以说,苏七月的这套战术,对全军陆军未来的建设都是非常有指导意义。

一些与会的干部什么心中暗暗琢磨:或许从这场演习开始,苏七月这个年轻人已经可以被小范围内称作是军事家了。

“关于秦部长说的这些情况,可能我们有些刚刚赶过来的同志们还不清楚。”

杜仲平指了指大屏幕,背着双手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品味一下这次演习中最精彩的几个部分吧。”

随着杜总长示下,技术人员很快将刚刚剪辑好的视频放了出来。

为了便于大家观看,视频分了左右两个区间同时播放。

左边是实际战场上的情况,右边则是苏七月对场中战事的分析。

当听到苏七月提及的“钳虫、马蜂、蜘蛛”这个比喻的时候,龙凯峰、王兴权等人都是面色一凝。

尤其是龙凯峰,更是表情凝重。

自家DA师的发展路线,龙凯峰当然十分明了。

这支部队自从建设之初,总部作战部给出的要求就是建成一支数字化、信息化,并且拥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强力陆军师。

DA师成立这些年来,一直走的是老美的发展路线。

总部作战部、军区给自家师的资源,也十分充足。

像陆航大队、航运大队,这些都是集团军才有的东西。

在龙凯峰的认知中,硬实力上全军能够媲美DA师的陆军部队一个都没有。

老美式的陆军建设思路,也被他认为是未来战争中唯一正确的路。

虽然眼下我军各陆军师因为资金问题、技术问题,暂时没办法全部向DA师看齐,但是大家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

DA师对兄弟师旅的优势,也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大家都完成老美式的部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