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奔援(第3/3页)

拔离速以下,金军诸将不忧反喜,因为两万援军,哪怕是奔袭来援,也足以改变大局。

“但也要小心宋军额外援军。”娄室端坐帐中,继续平静讲解局势。“四太子原定昨日夜间到北洛水河畔,然后今日当日率骑兵急袭南下的,可实际上今日上午才混混沌沌撞到了坊州那边,而且位置还偏北了不少,还有不少失路士卒……坊州那边,坊州城装不下许多兵,曲端必然在偏南的宜君一带屯驻,双方隔着一片山地,说不得会有所察觉,而若有察觉,他明日也有可能会极速南下支援。”

“也有可能会急袭北上,与坊州城内吴璘合兵,攻击河口大营,断我等后路。”拔离速面无表情插嘴提醒。“也有可能并无察觉,反倒是活女异动,说不得会惊动他!”

娄室看了拔离速一眼,微微颔首:“我知道,所以活女明日会安守河口大营,不会贸然行险……”

拔离速当即闭嘴。

“诸位!”言至此处,娄室霍然站起身来,扶着腰间刀子环顾左右。“若明日曲端不援,那便是五万对八万,若曲端来援,也只是强弩之末,除些许骑兵外,并无大用……而无论如何,战机已现,毋得迟疑……你们谁可还有半点言语,我许你们现在说来!”

诸将面面相觑,当然无言。

“你确定?”时至深夜,因为白日疑心,主动率本部背嵬军来到同州中部寺前镇的韩世忠被自己下属惊醒,然后得到了一个其实并没有出乎他意料的消息。

“千真万确!”报信的下属喘气连连,却赶紧再度重复。“俺们三千人北上,尚未分开便探查到了军情,金军大股部众昨日从梁山北面经过,一整日不停,当地山民看的清楚,说是比我们的人多得多……董统制让属下不惜马力,速速来报此事。”

比三千人的部队多的多,便是数万大军了,而昨日看到的,那现在说不得早已经抵达北洛水甚至白水了。

对此,心中瞬间有了判断的韩世忠沉默不语,也只能沉默不语……因为他没有人可以商议,他的部队,他的得力下属此时分布在数座城市和数个沿河阵地上。

而且,他也不需要想什么多余的言语,此刻只有援,或者不援两个选择罢了。

一旦去援,沿河阵地与蒲津渡的兵马不能动,也来不及动,而若部分城市,如西北方防备娄室侵入同州的澄城等地,因为处于娄室大营的哨骑探查范围内,一旦调度,很可能就会立即被金军察觉,继而弄巧成拙。

所以,此时他韩世忠能调度的,且能确保明日内能赶到尧山战场的,其实只有一支背嵬军和常乐许世安部,合计七八千人罢了。

七八千人,奔袭到战场,很可能已经赶不上决战,赶上了能有几分战力残存也是个未知数,这绝不划算。

但仅仅是沉默了数个呼吸后,韩世忠便已经下了决断……说到底,官家对他恩重如山,他泼韩五怎么可能不援?或者说,这几个呼吸之间,韩世忠根本没有考虑援不援的问题,他只是在思索兵力问题。

毕竟,他泼韩五又不是曲大那种王八蛋!

时间来到凌晨,足足失期一日,注定要对战局起到了巨大不可知影响的完颜兀术部,在顶着巨大非战斗减员压力的情况下,依旧随兀术与韩常一起,开始沿北洛水动身南下。不过不得不说,这一次因为有河道的缘故,金军的速度比前两日快多了。

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同州的韩世忠在稍作准备后,也正式率部向西,同时他的信使早早前往本就在北洛水河畔的常乐镇,通知了那里驻扎的许世安。

还几乎是同时,金军大营率先升起了显眼至极的炊烟。

随即,山西行军司都统、此次出征关西的实际统帅完颜娄室下达了这一日的第一条军令——全军三万众,除两个合扎猛安外,每人各领一个口袋,装满泥土,方能领餐。

就这样,天亮之后,饱餐一顿的金军牵着战马、护着大车,几乎用尽了各种方式携带了属于自己的一口袋泥土,然后倾巢而出。

哨骑仓皇汇报,宋军大营得到消息,全线震动,如临大敌。

但随后,哨骑再度来报,金军大部虽多骑兵,但行动缓慢,且看行动方向,并非直往宋军大营而来,反而是往宋军大营正东、金军大营正南的金粟山而去。

此时,已经算是正经白日了,而宋军统帅吴玠犹豫片刻,只派出小股部队两千人,急速进发,往金粟山做出象征性抢占姿态。

不管如何,到此为止,宋金两军都已正式出兵,便是赵玖都已经开始在杨沂中的协助下披甲负弓。

这一日,是建炎四年五月廿九日,天气稍显沉闷,但未见雨云,利祭祀,忌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