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会玩舌战群臣(第2/4页)

试图在这两点上攻击赵桓,百姓根本就不认。

士林中的那些坏种们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之后也学聪明了,知道他们越攻击赵桓对外的强硬,百姓就会越对赵桓归心,所以他们也不再做那些无用功了。

单单只抓住刚愎自用不肯纳谏这一点来攻击。

汉武帝牛不牛逼?晚年也曾下了轮台罪己诏。唐太宗牛不牛逼?也曾活生生憋死了爱鸟。

辣么牛逼的皇帝都知道要常思己过,都知道要纳谏,怎么你赵官家比历代那些明君圣主还要牛逼,你不纳谏你就能英明神武永不犯错了?

然后大宋百姓们的八卦之魂开始熊熊燃烧。

有人觉得应该让官家再选一次秀女——肯定是官家后宫里的妃子太少了,官家的脾气才会这样儿暴躁,这样儿不好,不好,不如多选几个妃子去伺候官家,百炼钢也得给他缠成绕指柔。

正好,俺家有个姑娘今年十八岁,要身段有身段要模样有模样,琴棋书画那是样样精通,女红绣功也完全不弱于人,官家您考虑考虑?

然后这个理论把其他所有的声音全都给压下去了。

原本士林中人有意将舆论引向赵桓不纳谏,应该重整御史台,把御史台那些疯狗们都收回朝堂,结果莫名其妙的就跑偏到了民间觉得赵桓应该再一次选妃上面。

根本就没人关心那几十个被贬官流放的倒霉蛋。

王德发!

事情到底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鸟样儿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番外:斩龙脉

刘二狗自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货在大宋的时候就是个青皮破落户,后来通过劳务派遣搭上了皇城司的路子,为人也就愈发的嚣张了起来,在倭国走路都是如同螃蟹一般的横行霸道。

但是这份霸道也是看对谁——对于那些身高不足五尺的倭奴,刘二狗是“不可直称其名的魔神”,而对于跟在刘二狗身后的杨再兴等人来说,刘二狗还是那个刘二狗,一个上不了台面的青皮破落户。

刘二狗指着不远处的富士山,点头哈腰的对杨再兴等人说道:

杨再兴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刘二狗,跟在杨再兴身边的一个老道士则是呵呵笑了一声,对刘二狗道:“一路上有劳居士了。”

刘二狗赶忙躬身作揖,答道:“可不敢当老神仙这般说法,能为杨将军和老神仙领路,是二狗子的荣幸,是小人八辈祖宗积德才能有这个机会。”

老道士微微一笑,揖首还了一礼,说道:“只是尚有一事要劳烦居士——待会儿老道和杨将军要去山上办点儿事情,有劳居士在此等候,若是老道和杨将军明日此时还没有归来,便说明我二人皆已身亡,到时还要劳烦居士派人去皇城司送信,告知圣人,就说我二人有负圣恩。”

刘二狗心中一惊,问道:“敢问老神仙,前往这山中究竟是要办什么事情,竟然如此凶险?若是可以,小人愿意派些倭国劳工前来,让他们将这什么鸟山给烧了便是?”

老道士摇了摇头,答道:“单单只是烧了此山,只怕无用。至于老道跟杨将军要做些什么事,请恕老道无法直言。”

说完之后,老道士便对杨再兴道:“此时进山,倘若一切顺利的话,恰好可以在午时之前把事情办完。”

杨再兴没有言语,点了点头之后只是又检查了一遍自己背着的包裹,然后一言不发的跟在老道身后往山里走去。

待已经看不见刘二狗等人之后,刚刚还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忽然神情一松,走到路旁解开腰带放起了水。

“直娘贼,这般装模作样可真他娘的累。”

老道士一边放水一边感慨道:“此地龙气已聚,只怕再过千年,便要祸害到我华夏百姓的身上,徐福狗贼千年前竟埋下如此祸患,该杀!”

杨再兴依旧没有吱声,只是握着长枪的手上又加了几分力气。

常年跟在官家身边征战沙场,杨再兴对于危险的感知十分敏锐,而就在刚刚进山之时,杨再兴便有一种强敌环伺的感觉。

老道放完了水,见杨再兴不话说,自己便也没了说话的兴致,说了声走吧之后便带头往前走去。

行不多时,刚刚转过山角,老道忽然停了下来,伸手对杨再兴道:“将朱温的棺材钉给我。”

杨再兴点了点头,从肩上取下包裹,又从中找到了一个写着朱温两字的木匣,从中取出一枚黝黑的铁钉递给了老道。

老道见杨再兴取钉子的时候依旧一手握枪,便一边叮叮当当的往地里锤着钉子,一边说道:“别这么紧张,钉几个棺材钉而已,又不会真要了这条孽龙的性命,这条孽龙也不至于拼死反抗。你现在这么紧张,别到了真正用到你的时候再拉了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