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4章 武曌?(第2/3页)

贾母看向贾蔷,贾蔷点头道:“可以,王家、薛家、史家,还有大婶婶的娘家李家,可正常往来。但是,这几家若有人想着当个中间传声筒来搞事情,就不要怪我对他们下狠手。”

贾母皱眉道:“蔷哥儿,果真要做到这个地步?至于不至于?”

再怎么样说,贾家也是一门双公的根底,且还有林如海这个姻亲。

哪里就要怕成这个样子,没的让人笑话……

贾蔷冷笑一声,道:“这还只是刚开始,若宫里贵妃没有天家骨肉则罢,或是得天之幸,生下一位公主,则是贾家福分。可若是生下一位皇子……呵,便是我,往后也少出门。这里面的深浅轻重,老太太你果真想不明白?景初朝的夺嫡之争惨烈到甚么地步,还用我来提醒?”

贾母恍若遭闻当头棒喝一般,面色骤变,深吸一口气道:“罢罢,既然你是贾家族长,你这样说,那就这样做罢。明儿起,荣府闭门谢客。宝玉和环哥儿一道,帮我和太太写信,挨家挨户分说个明白。就说皇后尚且如此,如今贾家不得已这般,望他们多体谅。”

贾蔷闻言,看着贾母,深揖一礼,道:“贾家能得老太太这样明事理的老人,实乃贾族之大幸也!”

贾母见他低头,心里一下舒坦多了,笑道:“你也别怪太太,我们这些内宅娘们儿家,哪里懂得外面事情的凶险?既然你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如今都怕成这样,我们心里也就明白该如何做了。行了,天色不早,你也回去歇歇罢。”

贾蔷点点头,这心里一惊一乍折腾了一整天了,也该去歇歇了……

“二婶婶,不是要去讨平儿么,可敢去不敢去?”

刚转过半身,见凤姐儿正盯着他看,贾蔷笑问道。

凤姐儿心理素质强大,俏脸都不带红一下,咬牙啐道:“你少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且等着,早晚平儿还是我的人!”

贾蔷哈哈一笑后,转身大踏步离去。

……

入夜,大明宫。

养心殿。

四名太医院资格最老医术最高明的老供奉,还有尹子瑜,一起在养心殿西暖阁内,当着尹皇后的面,用笔墨辩证起药膳的功效。

首先,对于“是药三分毒”的辩证。

这句话最早出自前朝杏林大家养正增老人刘纯刘景厚所书之《药治通法补遗》中。

但四位太医认为,“药膳并非药”。

何为药膳?

其实医术中本有说明:

兔肉味辛,补中益气,止渴健脾,解热疗痹。

牛肉属土,补脾胃弱。乳养虚羸,善滋血涸。

猪肉味甘,量食补虚,动风痰物,多食虚肥。

难道能说明兔肉、牛肉和猪肉就是药么?

然而尹子瑜也有她的道理:话虽如此,可她看过皇上用的药膳方子,又岂止只是牛、羊、猪、兔?

红枣,桂圆、枸杞,桂皮,厚朴,茯苓,甘草,黄芪,党参,熟地黄,木香这些难道不是药?

谁家的药膳里,只有兔、牛、猪、羊?

长期服用这些药,必是弊大于利。

双方所有言辞皆落在纸上,这样有一桩好处,可以直接送呈隆安帝过目。

直到一个半时辰后,双方才达成了协议,药膳可以用,但不能天天进补。

凡十日里补用二到三回,便是最佳。

且龙体愈康健,补用的次数就要越少,时间可延的越长。

另外,对于适当的散步,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悦的心情,也都达成了共识。

一直过了子时,最终为隆安帝保养龙体的方子才定稿,呈献给隆安帝过目。

四位老供奉退下,尹后又命宫人送子瑜先回凤藻宫,她则来到中殿,笑道:“皇上快来看看,可是和先前的大不一样了。”

隆安帝从无数奏折里抬起头来,捏了捏眉心,接过厚厚一叠为他开的保养方子,苦笑了声,打开看了一遍后,挑了挑眉尖,笑道:“果真不用再吃那些劳什子药膳了?”

尹皇后忙笑道:“不是不用吃,而是往后用的少了。皇上先别高兴的太早,还有这些,该如何散步,一次行多少步,又该在甚么时间段去散步最佳……还有,要保持心情愉悦。”

隆安帝闻言好笑道:“面上不喜怒形于色倒也容易,制怒之道朕也明白。可人之心境,若果真能自我控制,想高兴就高兴,想不高兴就不高兴,岂非妖怪?”

尹皇后笑道:“自然不是说不气就不气,只是在皇上苦恼的时候,把那些苦恼倾诉出来,按贾蔷同子瑜说的,一份高兴之事告诉两个人,就可收获两份高兴。而一件困扰恼怒之事说与旁人听,就能减轻一半的苦恼。臣妾以为,这虽是小儿女间哄人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