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0章 不疯魔(第2/4页)

傅成杰仰躺在地板上,没有逼着自己赶紧睡,而是不断地问自己,想成功么,想一直演么,想被人知道么,想,吃苦么?想!苦也想吃!红也想要!

在季铭使劲儿催肥之下,很多演员,其实也包括作曲这些幕后成员,都在经历类似的脱胎换骨——不是所有人都撑得住的,哭着来找顶头总监,或者直接找佟鑫宇、张洁的,都有,老师对不起,我受不了了,我抑郁了,我快疯了,我不能继续了。

好吧。

不过幸好,傅成杰、连海洋,李茵,王柔柔……精挑细选地这一批主要演员,都顶住了。

到季铭带幕后团队去伦敦的时候,他们甚至都已经开始完成蜕变,气质更加沉凝,在舞台上,季铭能清晰地感受到更稳了,是那种想明白了的,有自己的根儿了,站那儿唱、跳、演,全都受益于这种心理支撑,整台音乐剧的气质,为之一变。

他也是看到这个转变之后,才决定带人去西区,现在给他们稍微松一松,已经不会导致退步,反而会给他们思考和进一步沉淀的空间——回来之后,季铭相信,他们不仅会更稳,而且能从这种稳定当中提取更多的表现力,更自由的身体,更松弛有度的嗓音。

……

“十二月第二个周四?”

“对。”宋总点头:“我们考虑了一下,还是不去凑春节档的热闹了,这个点上,《兰心大剧院》卖相不如我们,而且他们到现在好像还没定好宣传策略,内部还有些分歧,我打听来的啊,到时候能不能上都还不一定呢。”

季铭笑着看了宋总一眼:“您消息还挺灵通的。”

“没办法,你这大老板不动弹,我只好四下打探了,”宋总颇有些幽怨啊,季铭作为《默》的半数权益拥有者,确实不太上心,虽则说京城文化是宣发方,但有季铭全力配合,热度上估计是不怕的。

季铭也不听他的抱怨,只看最终这个定档,也表明他们终于肯认清现实了,不是春节档的体量,就别不切实际了。

“还有两个月,两个半月,您给我安排多少工作呀?”

“我还能绑着你去啊。”

“……您别用这种口气说话,”季铭啧了一声,这幽怨已经快突破天际了:“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宋总真是没办法,平息了一下澎湃的“怒火”:“反正我跟杨总联系就是了,你能来就尽量配合,不能来我们也有方案。倒是《默》的音乐剧能不能赶在这前面上?”

季铭调整了一下坐姿,看着宋总,眼睛发亮,感觉来了一点提气的消息:“怎么?您打算帮我把音乐剧一道宣传了?我提前说,我没钱啊,我不给钱,白工啊是,您有这个觉悟吧?”

什么人呐。

“那你不用宣传啊?”

“不用啊,”季铭眨眨眼:“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说,我的名字就已经够用了,额外的宣传都多余,您想想看,音乐剧的宣传渠道,无非是那么几个网站,剧场的固有渠道,票务网,再加上口口相传了——我的名字是不是够用?”

季铭参演的剧,自带顶级流量,网上不用说了,剧院的话,文化广场的东方剧院本身就是投资方,不得下死力气啊?

宋总沉默着,重重地吐出一口气。

“我心脏感觉不太好。”

“是么?多喝热水呀。”

“……”宋总瞥了一眼实在没忍住笑的杨如意,算了,自己宽解了一下自己:“得,我认了,就算我给你打白工好不好?只要你能在12月份之前公演,至少能在京沪两地都能上演的话,我就不收你钱,帮你铺物料,打广告,成了吧?”

季铭挑了挑眉:“您别说的我好想占了很大便宜似的,就算有宣传预算,也就省了几十万而已——再说,一个剧场就几百个人,再多也坐不下呀。”

冷静,冷静!

季铭跟杨如意对视一眼,不能再刺激宋总了。

“哎呀,不过还是万分感谢,娱乐圈就是有宋总这种急公好义的及时雨在,才能这么有人情味儿,太难得了,太不容易了,名利场里一条清流啊,宋总,您是这个。”

好俊俏的一只大拇指。

哦不,好值得钦佩的一位及时雨,宋江传人,宋戈。

嘎嘎嘎。

……

去伦敦之前,季铭有一个MIng铭品牌的活动,得益于产品系列的增加,它在京城的第一家品牌概念店要开了,作为联名老板,季铭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正好是国庆开业,蹭的一手好热度。

因为新出的这一款鞋子,非常国潮——叫“国泰民安”,使用的元素来自于泰山的轮廓,以及后母戊大方鼎的铭文、纹路和形制。放在国庆,实在太合适了,季铭都不得不给李宁的工作人员点个赞。

节日定制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