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表面,背后 一套活学活用文章(第2/7页)

病房是按星级宾馆套间设计的,柏安民住的是一室一厅的病房,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柏安民的家在省城,几年前,他就将爱人调到省城某单位了。而且,他的爱人此时正好在北京学习。考虑到伤情不大,柏安民认为没必要通知他的妻子前来照顾。秘书长孙志明自然责无旁贷,当起了生活秘书。

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孙志明却对医生护士呼来喝去的,以显得他心情的焦急和思想上的重视。开始输液了,拿着输液瓶进来的是一个极和蔼的大姐级的护士,四十岁上下,姓罗,她是医护的护理明星,在全院护理比赛中得过第一名的。马院长安排她专门承担柏安民的护理任务。扎过针后,罗护士拿来一条干净的白毛巾,将柏安民的左脚放在毛巾上,用红花油开始推拿。罗护士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柏安民一直闭着眼睛。

自入院以来,大多数时时候候,柏安民都是闭着眼睛的。孙志明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根据孙志明的经验,柏安民的心情还是有点问题的,肯定是不怎么高兴,他要是高兴了会主动找人说话的,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屁都没有一个,而且还老是闭着眼,孙志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领导住院了,这还了得,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件政治大事。所谓政治大事,那就是和你的政治前途有关,也许是一个政治机遇,也可能是一场政治灾难。

领导生病有一个特点,生小病车水马龙,生大病门可罗雀。领导生病了,正是巴结的大好时机,因此来看望的人像苍蝇一样,赶都赶不尽;要是领导真生了什么大病恶病,来看望的人反而很少,病越重,人越少,原因很简单,大病恶病凶多吉少,投资风险极大,这年头没什么人是傻子。

自柏安民住进医院以来,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都是一些单位的头头脑脑。这些人都是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好干部,时刻都关注着领导的最新动向,他们在第一时间听说柏安民住院了,有的从牌场赶来,有的从会场赶来,有的从调研的乡下赶来,有的从出差的外地赶来。总之,他们带着对领导的深情厚谊,从四面八方赶来,表达对领导健康的关心,一个个比对他们的亲爹还要亲。老百姓住院是花钱,领导住院是挣钱,大家临走的时候,都不忘放下一个红包。柏安民表情木然地微微点一下头,实际上,连点都算不上,只能说动了一下,就算是表达谢意了。

在医院里,柏安民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柏安民仅仅是脚崴了,要是一般的人,根本不需要治疗,最多贴张膏药就完了。可是谁敢这么跟领导说呢,这么说怎么显示你对领导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呢?于是,各种检查都要做一下。当然,更少不了输液,使用进口的抗生素,镇痛消炎,还要开口服药。这样,领导才觉得他是真病了。

下午,柏安民再也忍不住了,对一直站在身边的孙志明说道:“把马院长叫来。”

马院长屁颠屁颠地跑到柏安民的病床前,满脸堆笑地问道:“柏书记,您有什么吩咐?”

柏安民足足过了有十秒钟,才慢慢睁开眼睛,说:“楼下的出租车喇叭响个不停,走廊里人来人往的,这里的环境也太吵了,病人怎么安心养病?”

马院长的脸上顿时变了色,点头说:“是,是,马上整改!”

可是,马院长的心里又充满了疑惑,柏安民的病房在十二楼,楼下的喇叭声即使听得见,也是微乎其微。再说,这么大规模的医院,走廊里怎么能没有人?可是,这些话他只能闷在肚子里,就是闷馊了,他也不敢说出来。

柏安民的话还没有完,他继续说道:“作为代表我市卫生行业形象的市立医院,一定要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抓服务,抓形象,要能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让病人满意。”

这话说得很严重,但内容很空,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似乎又隐藏着许多言外之意。至于柏安民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要看你的悟性了,看你能不能体会得出来。马院长的头点得像是鸡啄米,唯唯诺诺地说:“是,是,我们一定要将柏书记的指示精神向全院上下传达,坚决落实到位!”

孙志明站在一边,细细揣摩着领导说话的意图,当柏安民说到“服务”、“形象”、“满意”这些字眼,再联想到刚才罗护士扎针时他皱眉的细节,他心头一亮,云散天开,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孙志明将马院长叫到一边,轻声说道:“请你立即换一个护士,全院里最年轻最漂亮的,有吗?”

“有,刚从卫校毕业的,听说进入了什么旅游小姐分赛区大赛前五名,”马院长说道,“不过,刚从学校毕业,手生,可能护理技术上要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