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县长震怒传蓟原 煤矿惊现无名尸体(第6/13页)

但他又不打算放弃努力,竭力想说服杜万清:“杜书记,我们应该从长远来看,蓟原是煤炭大县、经济大县,只要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凡都容易滋生腐败,煤炭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公安局等都是实权部门,在这样的实权部门待得久了,很难保证我们的干部不被外界的利益所诱惑……”

杜万清根本不听他的,说:“明桥同志,不是我不支持你的工作,而是干部调整在蓟原历来是非常敏感的事情,弄不好会出乱子的……将来,你的工作还要这些人配合,最好不要跟他们把关系整僵了。”

李明桥很不服气地说:“杜书记,你是蓟原县的县委书记,蓟原的干部队伍僵化,缺乏流动性,而且不排除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身为班长,你是有责任的!”

最后一句话,李明桥几乎是喊着说出来的,他看到杜万清的神情一愣,半天没吭声。李明桥也不再言语,点上一支烟,很用力地吸了两口,又使劲摁灭在烟灰缸里。

李明桥提到的违规违纪行为,指的就是有的干部私下里动用关系改小年龄这件事情。

杜万清足足沉默了有十分钟之久。他不说话,李明桥也不说话,场面一时就僵了下来,在他们俩人不到两米的距离之间似乎只有空气在地流动。

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杜万清才语重心长地说:“明桥同志,我实话告诉你,在蓟原,你动谁都可以,郝国光他们,尽管在局长的位子上有些年头了,但你最好别招惹他们……你还年轻,还有大好前程,别为了一些小事情把自己栽进去,别忘了,你头上还有个‘代’字呢……”

杜万清把“代”字说得很轻,却不亚于一阵闷雷从李明桥的耳际滑过。杜万清说得没错,他李明桥现在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县长,还只是组织上提出的县长候选人,他在蓟原目前的身份只是 “代县长”。李明桥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县人代会的选举。只有在县人代会上赞成票超过半数,他才能正式当选为蓟原县县长。书记杜万清的提醒不无道理,各大局局长几乎都是各个系统代表团的团长,你即使现在把人家从局长的位子上拿下来,人家人大代表的资格一时半会儿还在,在人代会上还拥有投票权——以李明桥在蓟原的根基,只要有人捣乱,他这个“代县长”非给整黄了不可。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根本就是两码事。下半年即将召开的人代会不管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他李明桥能否顺利当选,该调整的干部还是得调整啊,不能因为怕生口疮就不吃饭,该生的口疮就得让它生。话说白了,这不是他李明桥个人的事情,而是蓟原县县委县政府的事情;这也不是李明桥自己有什么私人目的,而是站在工作立场上,出于工作角度的考虑。干部队伍流动了,盘活了,有干劲了,才更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嘛。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此简单的道理,如此简单的事情,放在县委书记杜万清和县长李明桥面前,竟然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一道屏障,生生把杜万清和李明桥隔成了对立的两端。

站在李明桥的立场上,他很难理解书记杜万清的态度和做法:杜万清在怕什么?怕郝国光他们身后的那只“大手”?杜万清再懦弱,但也不至于懦弱到让手底下的干部放任自流、飞扬跋扈的地步吧。那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致使杜万清拒绝调整这几位局长,而且态度异乎寻常地坚决呢?

李明桥百思不得其解。

郝国光他们身后有靠山,这是毫无疑问的。山旮旯的那些黑石头是什么?是钱,是硬嘎嘎的钞票。煤炭、国土、公安、财政,这几个部门,哪个不是卡着煤炭企业的命脉?哪个不是管钱生钱的单位?身在这样一些要害的科部局,郝国光他们不巴结几个大领导才怪呢,弄不好,有些上级领导还追着求着巴结郝国光他们呢。老百姓把山旮旯里储藏的煤炭叫什么,叫“黑金”,黑色的金子。依李明桥的意思,这些煤炭资源远远比黄金来得厉害,你想啊,金子再值钱,金矿有煤炭这样庞大的储量吗?

当然没有,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杜万清说:“明桥同志,人代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我的意思,你还是全力以赴准备人代会的事情吧。你还年轻,要珍惜自己的前途——调整各大局局长的事情,等人代会结束以后我们俩再沟通。”

杜万清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明桥只有保持沉默。他不想和书记杜万清起冲突,临了却不得不起冲突。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从他步入仕途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强烈的挫败感觉:你明明知道有些地方不合理,但你就是改变不了;你明明知道有些人有问题,但你就是把人家从局长的位子上拿不下来——李明桥觉得特讽刺:他来蓟原当县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谋划着准备拿这几位局长开刀,以期打破蓟原县干部队伍僵化、不流动的“死局”,但实际情形却是,没有书记杜万清的支持,他这个“代县长”就只能干瞪眼看着。郝国光他们不在人代会上拿他李明桥开刀就已经是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