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山重水复破死局(第4/5页)

“哎呀,没听懂……”佟思遥摇摇头。再看几个预审员,也是摇摇头。

“噢,这个我知道!”一旁呆着的孙大雷举手示意。

“说!”

“我们在保安队,这是杨伟的口头禅,谒后语,窗纱擦屁股:(漏)露一手!是说表扬卜离画画呢!”孙大雷呲笑着解释。

几个人先是一怔,一下子还没太听明白,等有人咀嚼了半天“窗纱擦屁股漏一手……”,跟着就扑哧笑翻了几个,这才省得又是杨伟的流氓话。听得佟思遥面红耳赤,江汝成摇头摇了半晌,气得又是一个无话可说。半晌才反过劲来,悻悻地说了句:“这人,真个就是没治了!”

几个人笑罢却是觉得,这谒后语倒也形象的很。卜离要真把嫌犯画出来,而且不用笔,还真是露了一手!

屏幕上,善于把握气氛的杨伟又和卜离胡扯起来了,在等着画画工具的时候,几个人也估计也是对此事有点担心,一个专业训练的绘图师能绘到七八分相像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卜离现在却说要自己亲自动手,而且是这种闻所未闻的什么擦画,让人不知不觉地又多了几分疑虑。

佟思遥看看众人,怕现在都是一个心思,这才问了句:“大雷,你知道这画是怎么回事!?他能画了吗?”

“没听说过呀?”孙大雷摇摇头。

“你们谁听说过?”佟思遥有点心虚。

话音刚落,没人接茬却听得江汝成说话了:“这个你们不可能知道了。这个来历已经很老了。”

众人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向了江汝成,就见江汝成老成持重,也要“漏”一手了,缓缓地开口说道:“这是纯粹的地方画种类,纯粹的民间画法,一直没有登得大雅之堂。现在基本上已经绝迹了。明清时代流传于我省的凤城、潞州一带,可以在墙上、瓷器上、木器上经常见到,甚至于皮画也用这种画法。画画的工具就是普通的木楔、石块或者铁锲,甚至什么工具都不用,直接用手画。所以,被人叫做擦画,有人称之为‘蹭画’也是这种……这种画法和其他画法相比,可以通过工具的挤压提高对画上景像的渲染力,明暗、层次、力度都要优于我们用笔画。不过缺点就在于,难度大,文革以前偶然还能见到,现在嘛,基本上已经绝迹了。偶而街头巷尾看到一个两个用橡皮画画、把人的名字画成画,就是这种擦画的表现手法!不过那种就像小儿科了。”

“那看来,卜离是胸有成竹了啊!”佟思遥道。

“未必。”就听江汝成摇摇头说道:“这种画法,很少用于画人物,即使偶而有之,也是以抽象或者现在的漫画形式出现,毕竟用的工具不一样嘛,这种工具很难翔实的表现了人物来,这才是最难的地方!我看这俩人,没一个靠谱的……我年青的时候在潞州下乡,见过这种画法,写实类画人的,我还真没见过……”

江汝成说着,这话里是深深的担忧!

不过担忧也没有办法,现在死马只能当活马医了!

……

十分钟过去了,卜离被解了铐子,就着预审室里桌子,铺开了纸……而且,卜离意外地请杨伟离开,要一个人安静地画。杨伟感觉怪怪地,出了预审室……

确实是传说中的擦画,严格地说是在蹭,就见卜离拿着一块橡皮蘸着颜料在厚厚的素描纸上乱抹一通,至少杨伟看是如此,监控里有点模糊,倒也看得画出了个人样,有时候,卜离甚至直接用手蘸着颜料在纸上抹,杨伟在监控室里,大咧咧坐着看得大跌眼镜,嘴里喃喃地说着,这小子怎么跟挖了一手黄粑粑似,恶心死了……说得不恶心,听得倒真觉得有点恶心……几个预审员都对杨伟怒目而视,吓了杨伟一跳,不敢再发表评论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卜离还是捏着一块橡皮,在纸上蹭来蹭去,监控里已经能看到纸上模模糊糊的人像,不过,估计都在担心人像的真实程度……画了几张看着卜离仿佛对自己画得不满意,嚓嚓撕掉重来,看得监控室里人心提得老高……

半个小时过去了,卜离仍然保持着那样的姿势,夏天里闷热的厉害,偶而见卜离抬手擦一擦额头的汗,仿佛在努力回忆一般,仿佛是对自己画得不满意一般,对画上小心地一点一点添加笔画……

卜离很专注,杨伟看着,突然想到了王虎子拉面的那神态,心无二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莫非卜离这小子,最喜欢和最擅长的就在这里……

一个小时过去了,卜离最后擦了一把汗,冲着头上的摄像头笑着,做了的OK的姿势……杨伟一个激灵,跑着出去,佟思遥心下疑惑,也跟着进了预审室里……江汝成更好奇,不过自重身份,想去却没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