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为难的巴里,御风(第3/3页)

柳生元和并没有急着舞剑,而是在草地上慢慢的走着。

青木廉次将桌椅摆好,摆好饮水和点心,柳生元和不喝饮料和茶水,只喝白开水,不过现在他档次上来了,青木廉次给老师准备的是世界上最顶级的矿泉水,准备好这一切以后,青木廉次可没坐下,而是恭敬的站在一边,看着在草地上慢慢走动的师父。

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师父,已经是日本最顶尖的剑道大师,说一声宗师都不为过。

柳生元和的一言一行,青木廉次每次都记在本子上,也许自己将来不能成为师父那样伟大的剑道宗师,但是,自己可以整理搜集师父的言行和教导啊!

就像《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弟子们的记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也只能通过弟子柏拉图的著述才能别后人所知。自己虽然没有师父那样的才能,但是也许自己也能沾着师父的光彩,在日本剑道史上留下名字!

慢慢的走着走着,风拂过身体,阳光照射在身上,抬头望去,天空的蓝,是一种无尽深远的蓝,在空无一物的天空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目光的焦点到底在多远的距离,这种感觉,在室内练剑的人永远都感受不到。

虽然柳生元和还只提着剑在草地上走着,却已经体会到为什么佐佐木首席会对他说:“总在室内练剑,会让自己的心变的狭隘,练剑还是要到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来。”

全身的毛孔打开,空气阳光似乎都直接流通到体内,让自己觉得现在的自己,似乎和风、和阳光都混合成了一体。

柳生元和懒洋洋的挥动长刀,这并不是任何一种刀法剑法,而是随手挥洒出来的,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而已。

在这一刻,柳生元和既不追求剑法的凌厉,也不追求对身体的锻炼,甚至不考虑剑法的章法,刚才,被小风吹着,被太阳晒着,实在太舒服了,所以柳生元和已经忘记自己到底是来练习什么东西,现在,他只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舞动,根本不考虑其他事情了。

青木廉次站的地方,离柳生元和起舞的地方,大概有十米左右,他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师父漫不经心挥舞着长刀,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如果是青木馆的弟子胆敢这么漫不经心的练习剑道,青木廉次当然上去大喝一声,纠正学员练习剑道的态度问题,练不练的好是能力问题,认不认真练可是态度问题,这等不尊重剑道的弟子,如果再不听教导,还是干脆开除出去的好。

但是,既然在漫不经心舞剑的人是自己的师父柳生元和,那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师父这样练习剑法,其中必有深意!青木廉次毕恭毕敬的仔细看着,生怕漏掉师父的半点动作。

不知不觉中,在不远处,柳生元和舞动的长刀开始带动了周围的空气,一道道气流围绕着柳生元和,渐渐带起一些草屑围绕着他旋转飞舞。

柳生元和只觉得自己似乎与周围的风融为一体,风不仅在他身边旋转,还通过皮肤上的毛孔,似乎从自己身体中带走了一些东西,又似乎让自己的身体充满了气体。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本来人体的五脏六腑紧密的依靠在一起,可是现在,这种内外合一,风在体内自由流动的感觉,却让五脏六腑中间,多了一层风作为缓冲和隔离,似乎体内的许多器官,都可以在胸腔腹腔中,随着自己的控制稍稍滑动、移动一小点距离了,并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紧紧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

而且,由于多了这么一层像风一样的东西,在内脏中间做缓冲,人似乎都轻松了许多,就像这些器官都失去了一部分重量似的。

蕴藏在身体皮肤层,组成的金缕衣的剑气,也顺着风刮入体内的隐秘通道,穿透进内脏之间,构成了许多单薄的支架网络,将身体的前后左右都连成一体,整个金缕衣,不再是仅仅包裹在身体表面,而是渗透进了肌体中,并在身体内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支撑结构。

在青木廉次的眼中,师父的身体周围正形成一股龙卷风,这股凭空出现的龙卷风越转越快,风力越来越大,带着从草坪上卷起的草屑和灰尘,形成了一层风的墙壁。

透过风壁,青木廉次可以看到,柳生元和的双脚已经离开地面,正步空履虚,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