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在路上 小黑妞的意见(第2/3页)

现在家里的小店已经打算关门大吉,只不过年前还不行,镇上一直以来也没别家的酿酒的,想喝散酒的,都是来这里。大家伙儿都过年呢,你关了门让别人去哪儿买酒?

此刻车里面,张海洋还正给燕飞汇报工作:“……根据我对这几年的国际养牛行业的了解,我觉得现在咱们企业正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机。”

“从西方前些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疯牛病,还有近几年岛国发生的神秘事件,特别是其中对养牛行业的两次重大打击,对于所有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养牛业的发展,都是一个相当良好的机会。”

张海洋可不知道,这些重大机会,还有发展机会,那都是燕老板辛辛苦苦,自己咱就出来的。

“所以我根据对牵牛花的了解,还有现如今企业的发展情况,我觉得老板你的发展策略,有点太保守了!近些年来,企业的模式一直是有订单再养牛,三个月后开始供货。甚至连点余量都没有,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嗯嗯,我早就知道了!”燕飞理所当然地说道。“所以现在请你来,还带你和黑子出来,就是让你们俩以后能好好合作,更好地对企业发展做出决策。”

“……”张海洋当时就无语了。

其实你真没必要给我面子,我就是死皮赖脸的来的好不好?你不用这么给我面子,动不动就是请我来的——然后我做出任何意见建议,哪怕指出你的缺点,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慧眼识英才是吧?

在张海洋看起来,一件极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儿,到了燕老板这儿,他不以为耻,居然还能从另一件事上找到优越感,真的是……感觉以前自己心目中他的英明神武的形象,有点崩塌了呢?

究竟有多痛心疾首?在张海洋看来,如果燕老板早点找个优秀的职业高管来管理企业,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应该扩张的程度是现在的五倍甚至十倍都不止——自然利润也是五倍十倍都不止。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优秀资源,有着各级正府直到国嘉级的政策鼓励扶持,你一年才挣一两个亿,也好意思出门?

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别的不说,你牛哄哄的让人家交了钱,三个月才给人家发货——你这三个月不就少挣钱了吗?如果你一开始就多养点牛,然后大力去发展各地客户,有单子就挣钱,那能多挣多少?

特别是,根据张海洋的研究,这几年真的是国际上养牛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机。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几个养牛行业翘楚国之一的岛国,接二连三的出事儿,这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在帮其他行业内的人迅速发展!

唯一可惜的就是,燕老板这里总是后知后觉——如果他早就准备了足够的黄牛数量,那么借着这个机会,他立刻就可以在国际市场打开一片天地。

看到张海洋还想多说,徐小燕赶紧打岔:“就是啊!以后海洋你和黑子商量,你们俩做决定,都不用和他商量。黑子你也加油,和海洋好好商量,她的知识多点,你的实战经验多,你们两商量着来就行。以后决定好了告诉燕小飞一声就行,出了问题找他解决,没问题只管好好发展。”

黑子也点头:“放心吧嫂子,我也觉得……张助理说的有道理,飞哥就是太保守了点。其实照我看来,咱们路南那一片地,早就应该全部画个圈圈起来,养上牛。大不了少育肥几天卖普通牛肉,凭咱们的实力,先统一了全市的普通牛肉渠道,再统一全国……”

“石总,你说的有两点问题。”小黑妞毫不客气打断了黑子的话。“第一,如果照之前的形势,你说把路南的地都圈起来养牛,那规模勉强可以。但是换到现在说,已经远远不够了。未来我们的眼光是要放到全球的,你觉得就那一块地,能承载我们的发展速度吗?”

“第二,统一普通牛肉渠道,十分不可取。养牛行业需要发展,必须要让其他的小养牛场也有发展经营的空间。如果你统一了所有渠道,那么其他人的小养牛场没有其他发展空间,势必把所有的压力都积压在我们身上。这一点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而我们只掌握高端的渠道,才是发展的正确方式。掌握了最高利润的渠道,放开低利润的渠道让其他人参与进来,这才是我们保持持续性发展的应有模式。”

一番话说得黑子脸上都没光,不过论理论他确实说不过张海洋,除非他胡搅蛮缠。而且从眼光上,以前只觉得企业有很多挣钱的路子,燕飞都放弃掉挺可惜的。现在经张海洋一分析,发现居然燕飞这种‘懒人模式’,居然还有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