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三沙(第3/3页)

破破烂烂的石头房子杂乱无章的模样,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除了少数渔民们送来的现代化的东西——比如说某户人家外边用来接水的大胶桶,其他的也见不到什么现代化的痕迹。

为什么要接水?因为这里连淡水都没有啊!

不过岛上的人倒是挺热情,在补给船介绍的一个老头的带领下,几个人走上海岛,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原始风情。

渔民们都是光着膀子,看衣服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是为了显示肌肉,是不舍得穿。

房子就是窝棚,石头木板拼凑的,很原始。

几个人连开口问都没好意思问,只是听着船长和渔船上来的那个向导的介绍。

没有水,更没有电!

最富裕的是就有带他们来的这家,据说有个柴油发电机,但是柴油是靠外边送来的,所以不太常用。这家之所以是富裕,是因为管着几户人家,能往渔船上卖点海鲜,给渔船节省时间。

究竟是渔船想节省时间,还是为了和他们打好关系方便停靠,这个就不用细说。因为岛上根本没现代化的渔船,靠着小船他们最多在几个岛中间来回跑。

生活物资都是不够的,除了靠偶尔来停靠的渔船,还有一艘补给船——是往西沙那边的一艘补给船,也会给这边送点东西。但是只限于基本生活,不可能为过往渔船提供什么。

能来的渔船都是大渔船,小渔船还过不来。大渔船没风没浪的时候也不会靠过来,就算靠过来,岛上也没什么东西能提供给渔船,所以生活着实贫困。

连村子都不算,就是几十户人家散乱地住着。

这边通通归海楠省管理,有个办事处,名义上管着这边的岛屿。

不到半小时,一群人就逃也似的提着一兜红喉螺和几条马鲛鱼离开了——马鲛鱼就是常见的鲅鱼,名字不同而已。

临走的时候小宁还留了点钱在桌上,希望他们能在下次有渔船来的时候买点物资。

和想的真差距太大了,同样是海岛,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船上的这些年轻人们,就没见过没这里更艰苦的地方。老实说,都有点傻眼。

来送补给的渔船船长临走前还安排人把做好的海鲜送到游艇上,让一伙人享受了一下真正的海鲜。

除此之外,还给游艇上送了点海鲜,就是些黑立鱼、红哥鲤、石斑鱼、鞋底鱼等——其实这些都可以从其他渔船上买的,不过有人送现成的,一伙人还是很高兴地收下了!

现在没人会知道,十二年后,这里才会成为华国最南边的市。到时候这里就能用上淡水——真正的淡水,不是靠着下雨接的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