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双进决赛(第3/3页)

个人赛的初赛和复赛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晚上的团体赛是七点开始,中间这段时间既是休息时间,也是晚饭时间。

下午的比赛基本上是连着进行的,中间的间隔时间很短。几位队员为了避免互相之间有所干扰,在比赛期间并没有什么交流,一直到晚饭的时候,大家才互相打听起对方的成绩。

邹天宇所在战队的四人全部进入了个人赛的复赛,不过周勇和方江都未能通过复赛,全队只有邹天宇和肖遥两人进入到了个人赛的决赛。

在复赛阶段,邹天宇和周勇、方江两人是被分到了同一个组里,他们对彼此的个人赛成绩也是心中有数的,只有肖遥是完全不清楚的。当肖遥听说周勇和方江没有进入决赛时,脸上的表情颇为惊讶。

不过跟肖遥吃惊于周勇和方江没有进入决赛比起来,另外三人对肖遥打进决赛的吃惊程度显然要大得多得多。听到肖遥说自己打进了决赛后,三人张开的嘴巴半天都没有合上。

几人在一起集训了几天,对彼此的技术水平都很了解。四人中技术水平最差,现在也还没达到职业选手水准的肖遥打进了决赛,反而是身为职业玩家的方江和周勇在复赛被淘汰,邹天宇也免不了调侃两位队友一番。面对这个结果,两人无法反驳,一度也显得非常沮丧。

不过周勇和方江的吃惊和沮丧也就持续了一顿饭的时间,到了晚上团体赛开始的时候,两人迅速收拾好了心情,认真的投入到了比赛中。

跟个人赛的成绩比起来,团体赛的成绩才是他们更加看重的。无论是以前在俱乐部里的训练还是这几天的集训,他们也是一起配合训练的时间比个人单独训练的时间要多。真正到了比赛中的时候,他们的发挥也是相当不错的。

四人组队的团体赛上,肖遥成为了另外三人的重点保护对象。肖遥基本上没有单独行动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至少会有一位队友跟他同行,为其提供保护。

他们这么做,除了因为肖遥是队中自身技术水平最差的一个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肖遥这位非职业玩家才是队伍中的战术制定者。

通过之前几天的集训,三人对肖遥玩这个游戏的水平已经非常了解了。他们不仅知道肖遥在手上,也就是技术层面的劣势,同样也很清楚肖遥在脑子,也就是判断局势、战术制定层面上的优势。

在之前几天的训练中,他们就把肖遥放到了指挥者的位置上,通过下午个人赛上肖遥优于方江周勇打进个人赛决赛的结果,大家也是更加坚定了这种安排。毕竟肖遥能以业余玩家的操作水平淘汰一众职业选手进入决赛,在战术层面上的运用肯定是要强过一般人很多的。

有了三位职业选手的合作和保护后,肖遥在团体赛上的战术选择和运用也跟之前个人赛时不同。他不再是一味的“猥琐发育”、“苟且偷生”,而是根据对局势的判断而灵活选择不同的战术。该硬闯猛冲拼枪的时候就指挥着四人一起出去跟人拼,该苟且退让或者绕路而行的时候也会果断撤退,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战术套路。

凭借着三个半职业选手的技术功底和合理的战术选择及运用,四人在团体赛上一路高歌猛进。

初赛的五局比赛中,他们这个战队在存活时间方面拿到了两次第一,一次第二和两次第三,战队四个人的总击杀积分也基本都排在了前四的位置,顺利进入到了复赛。

复赛的五局比赛中,他们的表现依旧非常出色,拿到了一次第一,两次第二,一次第三,一次第四,战队总击杀积分也都全部排在前四,打进了明天的团体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