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士为知己死(第4/16页)

吃了两块披萨,宁檬被柳敏荟带进办公室细聊。因为两人是初次见面,柳敏荟担心对聊过程中会出现聊着聊着大家忽然都停了下来的尴尬,于是企图叫上安中一起尬聊——毕竟安中认识宁檬,又是个很能叭叭的人。

但安中断然拒绝了他的老板,因为:“你们谈钱的事儿我不爱听,俗!我要留下来吃奶酪大饼!”

被员工当面拒绝的柳敏荟指着他的员工温柔地要挟:“你吃饱了就猜猜看我哪天开了你,看出不出三天,哈!”

宁檬真的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公司的氛围了。看似没大没小,实际上却是紧紧抱成了一团。如果彼此不是从骨子里信任对方,不会有这样毫不做作的亲昵。

宁檬和柳敏荟在办公室里面对面坐下来,中间夹着一个小圆茶几。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进入正题。

宁檬首先问了下荟影视的基本财务情况。柳敏荟的回答诚实得叫人想给他贴小红花。

“净利润啊?净利润其实是有的,但为了少交点税,我们呀,就把它给做没了。”

“资产啊?资产嘛……我们签了几个特漂亮的小妹儿,现在还没红,估值恐怕还上不去,等我们把她们忽悠红了的,到时她们就是我荟影视的重磅资产!”

“现金流啊?现金流还行,流进来的现金没几天就能流出去,不费劲儿。”

宁檬差点听喷了。她想是不是柳敏荟的公司里人人都是段子手呢。

大致了解过荟影视的财务情况后,宁檬心里初步有了个底。

正符合自己希望的那条要求:公司规模不太大也不太小。且公司目前正处于发展扩张期,整体是很良性的发展走向。

宁檬对柳敏荟说,她看了荟影视拍的两部网剧,觉得特别有意思。

“你们的剧最宝贵的一点是,有意思而不媚俗,有自己的精气神在。剧中的幽默都是一种很通俗但又很高级的幽默。”

柳敏荟被这番品评激荡得眼底亮晶晶的:“那么多投资人来和我谈,就只有你最懂我们!”

宁檬问柳敏荟,公司有什么储备项目,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目标都是什么。

柳敏荟说:“我们未来的几个项目都是以很火的网络小说为基础改编的!”

宁檬听到“网络小说”几个字,眼睛瞪大了些。柳敏荟一脸骄傲:“是不是觉得我很潮?我这也是互联网呢!”

宁檬笑起来。

柳敏荟说得还真是没错,网络小说生于互联网火于互联网,由它为基础所开发出来的后续内容可不就是“互联网”么。

提起网络小说,柳敏荟就有点收不住了,宁檬感受到了安中之前的话,他的老板身体里真的住着一个爱看网络小说的小公举。

柳敏荟舌头敲着牙一刻不肯停地介绍起自己公司未来那几个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网络剧的优势:

“宁檬——哎我就不叫你宁总了,唠嗑别扭!宁檬啊,你知道现在中国网络阅读的群体有多少人吗?”

宁檬摇摇头。她就知道挺多的,但具体多到什么程度,她还真没仔细去查。

柳敏荟竖起三根手指头,说了一个让宁檬非常震撼的数字:“近三亿!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后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多!可见网络小说的粉丝群是多么的庞大了吧!”

柳敏荟留了两秒钟给宁檬震撼实用,然后他接着说:“我个人比较爱看网络小说,我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有改变编络小说的想法,从那时候起,我就陆续买了不少版权了。”说到这柳敏荟有点骄傲,“我可有眼光了,下手早!我下手那会,版权价格还挺便宜的,不像现在,越叫越奔着天价去了!”

宁檬觉得柳敏荟这样自己夸自己的样子,真是一点都不招人烦。

她问柳敏荟:“那你觉得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相对原创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那么多影视人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和影视资源都倾斜到开发网络小说上来,这其中一定有着什么是传统原创剧本所没有的,毕竟影视人都不傻,一定是知可为才为之。

柳敏荟说:“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相比其他剧的优势在于,一本网络上数据很好的小说,它本身就拥有很庞大的小说粉丝群体,这本小说经过这些粉丝群体的检验后被他们喜欢,说明小说的故事性是有价值的,不然不会有人爱看。所以这就是个先天基因优良的孩子,再给它配个好的改编剧本、演技在线的好看演员,它就能成长得特别野蛮,到后期再来点给力的宣传,想不成剧王都难!看着吧,明后两年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一定更爆特别爆!到时候影视市场上会更混乱,因为小说和小说本身就有高低层次的差别,有的正能量,有的媚俗,有的为博人眼球而写。这些正好也是影视圈存在的乱象,当乱象遇到乱象,最后能站稳了笑到最后的肯定是我们这样坚守着心中立意不放的影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