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孰轻孰重(第4/5页)

宋怀明道:“我建议把江城新机场项目提升为我们平海未来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各位常委都知道,江城是平海北部的龙头城市,而这些年来,平海北部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次的新机场建设是促进江城乃至整个平海北部发展的一个契机,我认为在财政上给予江城大力支持是很必要的。”

省委书记乔振梁笑道:“宋省长对江城很有感情嘛!咱们省里财政重点支持哪个城市的确是让人纠结的事情,江城南锡全都是平海的亲生骨肉,如果想搞平均主义,一碗水端平,反而让资金分散,起不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把钱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他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方才继续道:“平海经济南北差距是一个事实,前任领导没有改变,我们想要改变,也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办到,我们做领导的要站在全省的高度来全面的看问题,江城机场、南锡深水港,究竟哪个项目能够给平海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的政府财政要用在可能收获最大利益的项目上。”

常务副省长赵季廷道:“民用机场和国际化深水港的重要性想想都会知道,我认为江城机场虽然重要,可是还不能和南锡深水港的意义相提并论。”

宋怀明道:“单从眼前来看,从局限的范围来看,江城机场肯定不如南锡深水港的收益大,可是大家请不要忘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平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南北经济发展不均,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改变这一状况,以后这种经济上的不均衡会越来越严重,我们可以将平海视为一列火车,车头的动力很足,可是后面不停的增加拖挂,车头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火车想要高速运行就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上届领导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尝试改变南北经济发展不均的状况。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任由这种不均衡持续下去,平海的未来必然会受到影响。”

常务副省长赵季廷道:“可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所侧重,我们的财政支出也是有限的,发展南部就是为了增强这个火车头的动力,只有动力足了,平海这辆火车才能够跑得起来。”

乔振梁没有说话,南锡深水港和江城新机场都是未来五年内平海的重点工程,都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发展机会,以谁为重的问题并不简单,表面上看是深水港和新机场的问题,实际上是省里的政策重点放在南方还是北方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在顾允知时代就一直存在着,到后期,顾允知曾经认为自己过于侧重发展南部经济,而造成了南北发展不均,引以为他执政生涯的憾事。乔振梁知道宋怀明的话有道理,可赵季廷所说的话也很对,平衡南北经济发展绝非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的,想要在短时间内看到利益,获得发展,最好的决定就是尽量将火车头向前推。

乔振梁道:“我听说当初国家经济开发区设立在江城还是岚山的问题上有过类似的争论,我想问诸位,当初为什么大家要选择岚山而不是江城呢?”

所有常委都没有说话,当初的选择应该说是顾允知的选择,常委之中还是有多数人赞同将国家经济开发区落户江城的,可根据现在的发展来看,顾允知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江城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本不适合设立大型国家经济开发区。

宋怀明道:“开发区和现在的基础建设是两码事,乔书记提起这件事,更证明,一直以来我们的政策都倾向于南方,同样是平海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继续无视北方的落后,我们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缩短乃至消除这种差距,只有这样,平海才能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才能迈开步子快步前进!”

乔振梁微笑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件事我们暂时跳过去,以后再做决定。”

常委会之后,乔振梁和宋怀明走在了一起,宋怀明低声道:“乔书记,你心里究竟有什么打算?”

乔振梁还是那一脸的笑容,让人看不透他的深浅,乔振梁道:“怀明啊,感觉你今天的表现显得激进了一些。”

宋怀明也笑了:“乔书记,我是为平海的未来着急,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和一个瘸子你说他们谁能够跑得更快一些?”

乔振梁道:“我也知道平海南北经济差距很大,也很想缩短这种差距。”

宋怀明道:“眼前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乔振梁道:“仅仅修建一座机场就能够达到这种目的吗?”他显得有些怀疑。

宋怀明道:“江城新机场建成之后,这座城市在北部的区域中心优势越发明显,中心不是我们嘴上说说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江城的城市环境正在不断改变着,这两年的发展势头也不错,随着火车站改建工程,新机场工程的全部完工,江城这座老工业城市必然能够重新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