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也爱(第2/3页)

城中所剩不多的汉人皆自发要跟随大军同回魏州。

长宁的长刀背回身后,血珠顺着刀刃往下淌,聚在刃尖,一滴一滴往下落,没入泥土当中。他吹了个响亮的马哨,城头的颜澄明白他的意思,将部属收拢,准备退走,留给狄人一座空城。

正在此时,有人押着一个胡女来到长宁跟前。

长宁定睛一看,马上认出了是丹木,当初在朔州时,便是多得她的相助,谢燕鸿才得以与长宁相见。他们回头想要救她时,却知她已被恒珈带在身边,不在朔州,她原来竟就在大同城中。

长宁忙翻身下马,让人将她松开,说道:“此时出关的路并不安全,你先随我回魏州,小鸿也在魏州城。”

许久不见,丹木还是美丽一如往昔。只是她的眼角眉梢添了些风霜,越发像草原上经历雨雪之后的花朵,美得让人心惊肉跳。她毫无惧色,立于一片混乱的战场之上,众将士皆侧目看她。

她说:“我只是特意来见你一面,有话和你说,我不去魏州。”

一切正如谢燕鸿所料,撤退的狄军连忙赶回了大同,两军打了个时间差,狄军兵临魏州城下时,长宁一行便到了大同,等到狄军准备回守大同,长宁一行已经在开拔回来的路上了。

斛律恒珈领军回到大同时,大同城内的粮草几乎已被搬空,被拘着做苦役的汉人也都跑光了,自东进以来,一切都尚算顺利,此时却被谢燕鸿算计得摔了个大跟头。他气得不轻,但却不能过于露相,若是露了相,岂不是自己承认自己败了?

但他即使不说,部将也都是有眼看的,议论纷纷,军心动摇,更有不少人商讨着,说要回关外去,恒珈狠狠地惩处了几个人才止住了流言。目前能扭转败局的唯一方法,便是一鼓作气,在保住大同的情况下,将魏州打下来,否则夜长梦多。

他生性多疑,此时更是警惕异常,生怕军心动摇之时,有部属有了异心,要取他而代之,即使入夜,也不敢睡得十分沉,枕下便放着出鞘的匕首。

帷帐似被风撩动,泛起涟漪般的皱褶。

恒珈猛地睁眼,握住枕下的匕首,抬手一挥,帷帐便被划破,立于帐外的丹木被吓了一跳,惊叫一声摔倒在地,原本捧在手上热腾腾的牛乳茶撒了一地。恒珈坐起来,目光锐利,紧紧盯着她。

丹木瞪大眼睛看他,并不说话。

恒珈看了看撒了满地的牛乳茶,又去看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大而有神,瞳色极浅,像雪山下平静的湖,冷冽清澈。每次见她的眼睛,恒珈总是想到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是汉女,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与丹木不尽相同。

他将匕首收回枕边,淡淡说道:“吓到你了。”

丹木跪坐在地上,将摔碎的碗收拢起来,说道:“我再拿一碗来。”

恒珈望着她的发顶,突然问道:“我以为,汉人攻城,你会趁机逃跑。”

丹木手上动作不停,反问道:“我能逃去哪儿?”

那日,她见长宁时战场混乱,料想狄军中无人留意,便悄然回到了满目疮痍的大同城中,躲藏在恒珈所居府邸的柴房中,等恒珈回来时才出来。

恒珈往后躺回床榻之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帐顶,听着丹木窸窸窣窣收拾的声音,突然问道:“胡女这么多,你知道我为什么只带着你吗?”

丹木回答道:“不知道。”

“你和我娘很像,”恒珈兀自说道,“你们眼睛都很大。她是住在边关附近的汉女,被掳作女奴,在王帐侍奉,生下了我。”

“是吗?”丹木小声问道,一点点挪过去,坐在了床边的脚踏上。

恒珈看了她一眼,说道:“她和你一样,美丽动人,远离故土,依附狄人过活。”

丹木双手叠放在床沿,好奇地问道:“那你恨她吗?还是爱她?”

恒珈说:“恨,也爱。”

丹木的声音柔而空灵,并不熟练的狄语从她嘴里说出,稍显笨拙。她问道:“那她也像我一样......”

恒珈没听清,追问道:“什么?”

忽然,丹木将握在手中的碎瓷片划向恒珈的脖子,恒珈连忙抬手格挡,瓷片划破了他的袖子,在他的手臂上划开一道口子。丹木早有预谋,拿起早就盯着的匕首,深深地扎进了恒珈的腹中。

恒珈怒吼一声,几乎要将丹木的手腕捏碎。

丹木吃痛,松开匕首,连忙后退,跌坐在地上。恒珈虽然重伤,但性命一时无碍,只要他大喊一声,外头守卫涌入,丹木必死无疑。

她此时才将那句话说完:“那她也像我一样恨你吗?”

恒珈眼睛发红,好似被触怒的野兽,喘着粗气,但却只是说道:“滚。”

丹木手脚并用地爬起来,深深看了他一眼,冲出门外,遁入夜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