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3/3页)

虞晋卿睁大双眼,周身冰冷,脑中忽而忆起曾经。

那日他的父亲宋国公忽然将他叫去,说自己将要不问政事,远离朝堂,让他去一趟山中道观,资捐观中,好为家中求福。

他依言而去,却听闻有贵女隐居于观内,悄悄去看,才发现了舜音。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这是缘分,是他无意中见到了舜音,后来还与父亲提过只言片语,言辞间可惜她本为尚书之女,却孤寂独居道观山间。

宋国公却问他,她都与他说了些什么。

自然没说什么,她一直为人冷淡,并不在他面前多言。

宋国公没问出什么,此事也就过去了。他也以为那只是父亲的随口一问,早抛诸脑后。

直到如今封家的事牵扯到他父亲头上,他才明白,哪有什么缘分,那本就是他父亲特地的安排。

是有意让他去结识舜音,甚至有心让他去试探她口风,看她知道多少封家旧事,封家又是否还有心再为其父翻案。

现在听她所言,愈发想通前后,也许真是圣人的动作让他父亲察觉,担心封家的事有所揭露,才刻意搭上了他与舜音的相遇。

舜音眼已不看他:“虞郎君还能出长安,想必是还没牵连到你了。”

虞晋卿似要点头,却又似无力:“我也走不了多远,本就不该擅离都中,之所以想赶去凉州,是想当面向女郎解释……”

“解释?”舜音声冷如冰,“还有什么可解释的?”

虞晋卿立即抬头:“我父亲也是出于无奈,他亲口与我说,是因为封尚书太过强硬,一向主战,未免太让百姓吃苦,他是想与周边和睦,才主导弹劾了封尚书,却也没想害他至此……”

舜音又看了过来,竟冷笑了一下:“一定要这般开脱么?”

虞晋卿的话戛然而止。

舜音说:“我父亲从不嗜杀,但也从不畏战,若这世上面对强敌环伺,连敢战之心都没了,哪来你父亲口中的和?宋国公就不能大方承认自己的私心?就不敢承认他是为权为利谋害忠良?”

虞晋卿在她眼神里又退两步,险些难以站稳。

舜音想起过往,心底紧紧扯起,再不想多看他一眼,转身往外走。

虞晋卿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忽而上前,伸手抓了她的衣袖:“我还有话……”

舜音止步:“你的父亲逍遥到了今日,你的家人也还好好活着,还有何话好说?”

虞晋卿看着她的脸,看不出一丝神情,甚至连厌恶也没有,仿若对他没有半点情绪,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际。今日之后,血海深仇,他的痴心妄想,都是一场笑话。

紧紧攥着她衣袖的手指一根一根松了,他往后几步,屈膝跪倒,声已低下:“没什么,我对女郎……总管夫人只有自责愧疚,再无他言。”

舜音抽回衣袖,没看一眼,走了出去。

虞晋卿如有所觉,这大概真是最后一面,忽又起身,直到门边,一手扶住门框。

门外站着男人的身影,就挡在门前。

穆长洲看着舜音走过,才走了过来,垂眼看着他:“仇人之子就在眼前,她还能如此已算客气,你可以走了。”

虞晋卿如在解释:“我只觉对她有愧……”

“伏罪就够了。”穆长洲沉声说,“她的以前与你无关,有我在,将来也与你无关。”

虞晋卿面色如纸,再说不出话来。

他已转身走了。

上房的门半掩,穆长洲推门而入,看见舜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身影,如已入定。

他缓步走近,看着她发白的侧脸,想说什么,又知道说什么都无用,伸出手臂,自后抱住了她。

舜音一顿,似才回神,忽而转身,手臂一把搂在他颈边。

穆长洲看见她泛红的眼埋入自己胸口,喉头一动,抱她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