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第3/3页)

郑夫人僵着脸,仿若刚想起有过这事:“你父亲若在,不会容许有人纳你为妾,我若答应了,岂非证明封家已可任人欺凌?”她脸上露出恨色,“还好没答应,否则我就是答应了仇敌。”

舜音问:“那又因何答应凉州婚事?”

郑夫人眼睛没看她:“你不是早不愿被关在长安,走远点也好,这样见不到了,也就再想不起过往了。虽你不愿,至少你父亲对他满意,总不算是毫不知底细。”

舜音点点头,敛衣朝她拜了拜:“多谢母亲,至少为我选了最对的那个,我如今已心甘情愿。去凉州也是我做得最对的事,旧案昭雪,大仇将报。今后千里之遥,难有一见,往事也不必再想了。”

郑夫人终于朝她看了过来,一动不动地站着。

舜音转身离开,余光瞥见她身影,一如当初在秦州,自己独自去抓仇敌时,她站在廊上看来的身影。

自己失去了父亲和大哥,她也失去了丈夫和长子。

尤其是父亲,那是她恩爱多年的丈夫。

当初父亲离世后,她很长时间都带着刀在身边,若非年少的封无疾总在她面前守着,让她记起幼子尚待抚养,大概她也早已随夫而去。

舜音一直很清楚,每次见到自己,她都会想起只有自己一人返回,大哥没了,连累父亲也受激没了,最后将痛苦也全牵连到自己身上。

可她怎能忘了,自己并不比她好受多少。

好在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将自己随便推出去,至少也曾认真为她思虑过,这也够了。

舜音的记性太好,只希望她的记性差一些,此后少见,痛苦便忘了吧……

后院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舜音走入,缓缓看了一圈,仿佛还能记得当初族兄弟们聚在这里的热闹场景,转过头,看见站在廊前的身影。

她走过去问:“你与我母亲说什么了?”

穆长洲回头说:“我谢岳母将这世上最有用的人嫁给了我,往后有我在,她再不用歉疚自责愧对封家,只需对得起自己。”

舜音出神一般看着他。

穆长洲忽而伸手搂过她,一偏头,在她左边耳垂上用力一含,贴近她右耳问:“没听清?”

舜音心跳忽急,左耳滚烫,抬手抚住:“听清了。”

一瞬间,心里某处犹如冰雪消融,往日痛楚似也稍稍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