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再偷听(第2/3页)

姚守宁见到柳并舟双眉紧皱,面现忧色,不由问了一声。

照理来说情况已经在逐渐好转,洪灾之劫暂时过去,妖蚊的驱散也有了法子,最重要的,是姚翝在傍晚的时候苏醒了过来——这便是不幸中的大幸。

大夫说过,姚翝身子骨强壮,只要能醒,便无大碍。

在这种情况下,姚守宁有些不明白柳并舟为何还会忧心忡忡的样子。

“是啊。”在家人面前,柳并舟并没有隐瞒自己内心的忧虑,点了点头,叹了一声:

“守宁儿,这世间之上,并不是有了法子,便是两全的。”

他苦笑道:

“许多人无片瓦遮身,无棉衣御寒,此时风急雨大,有些人家连柴禾都未必能买得起,更何况买烈酒驱蚊?”

哪怕明知蚊虫毒性大,被蛰咬之后会有性命之危,可许多人未必拿得出买柴与酒的银子。

他这话音一落,众人皆沉默了片刻。

姚守宁怔了一怔。

她自小受柳氏管束,在她以往的认知里,觉得最苦莫过于无法出门顽耍,在家无法看话本,却没想到会有许多人,连生存都是很大的问题。

少女想起了地底龙脉之中,见到的苦海之中的那万千民众之魂,一时之间觉得心中沉甸甸的。

她略有些天真的道:

“那我们能不能与长公主商量,帮助这些人?”

灾难来临之前,姚家提前得知消息,囤了一批米粮等物,她说话时转头去看柳氏,却见柳氏也点了点头,道:

“我们家也可以捐出一些多余的粮食,用以赈济灾民。”

“杯水车薪。”柳并舟摇了摇头,道:

“神都城的民众数十万,除非朝廷出面。”但朝廷纵使有心,也架不住下头中饱私囊的人。

更何况依柳并舟看来,神启帝心胸狭窄,并非仁慈之人。

他一心修道成仙,根本不管百姓死活,要想从他手中取粮,并非易事。

柳并舟先是看了一眼女儿,再看了看面露同情之色的姚守宁。

姚若筠、姚婉宁都有些担忧,可见这些孩子都极富同情心。

他笑了笑,说道:

“捐粮也可以,若我们吃不完,帮助他人也行,但最好是交由长公主,由她出面才行。”

姚家因为他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此时绝不可能再掠皇帝风头。

但也不可能将东西交由官府,否则最终未必能落到灾民之手。

唯有交给长公主最为可靠,她与陆无计有权有势,且为人正直,可以妥善的处理好这桩事。

柳氏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待水退些,我便与长公主商议此事。”

……

这一天格外的漫长,有了柳并舟的保护,神都城暂时未出大事。

在这一天时间内,长公主强行掌控了城中米粮商行,以极低价格贩卖米粮与酒水。

粮食倒是有人抢购,但酒水却少有人问津。

灾难之下,银钱变得万分珍贵,虽说顾焕之已经提过蚊灾之害,但更多人却以为那些突然出现吞食蚊虫的金雀乃是上天庇佑,没将这血蚊蛊放在眼里。

第二日一到,铭文的威力消失,比昨日更多的毒蚊出现,袭击了神都城,靠成大量百姓受袭。

而百姓们期盼出现的金雀再也没有出现,使得许多人陷入慌乱之中。

当天傍晚,便有大量百姓症状恶化,被蚊虫蛰咬处溃烂流脓,并有传染人的作用,有身体较弱的人未能熬过这个寒夜。

城中流言纷纷,有人传闻说皇帝不仁,大庆气数将尽。

各地有流民开始抢掠,闹得人心惶惶。

自事件一发生,柳并舟眉头便一直紧皱着,再也没有松开过。

姚守宁看得出来外祖父在自责。

他可能因为自己擅自出手改变了历史而不安,将如今这城中混乱的罪孽全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她心里想起了已经去世的静清真人,心里生出不详的预感,正欲出言安慰时,突然就见到一旁的苏妙真眼角泛起红光。

这位自前日与姚守宁争吵之后显得低调、沉默了许多的表姐突然抬起了头来,她的脸上浮现出红色的绒毛,一双圆瞳与她眼睛相重合,往门口处转了过去。

有人来了!

姚守宁的心中生出这样一个念头,紧接着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喊:

“老太爷。”

姚守宁正转头间,听到外头有人大步进了厅内,‘滴滴答答’的水声落在地上,随着逢春掀起帘子,一股寒气灌入屋内。

穿了蓑衣,头戴斗笠的郑士正站在门口,他身后是黑沉沉的天色,雨水连成一片,落在水洼之中发出响声。

时间还早,但近来白天时间很短,才将申时末(下午五点左右),就已经天色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