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对比(第2/2页)

《非诚勿扰2》包括后来的《私人订制》,那都啥玩意?

不过,《1942》确实不差——无论是完成质量,还是对中国电影在题材上的探索和拓宽,成绩很大。

但贺岁档,大家就想看热热闹闹的喜剧,不想玩深度!

市场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理论上是没有错的。

一部电影,想达到艺术和商业兼顾,票房和口碑并存,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白日焰火》拿了金熊奖,票房没到3亿……

一堆观众还是冲着吕潇然买的单!

既然是下定决心要去拍这样一部很可能无法收回成本的心血之作,就要有接受现实的觉悟。

票房不佳就骂人了……

这样不好!

尤其是对比李鞍:电影还有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谦卑的过程。

高下立判!

《泰囧》上映,吕潇然发了一条微博:“《泰囧》是徐争和橙子映像联手为全国人民上的一部贺岁喜剧,好玩好看就是我们的追求,希望大家看完电影都能心情愉悦!”

然后首日票房2400万……

不算特别高,要知道《1942》首日票房是2500万……

但是,霸占了票房榜首位,《1942》单日票房1400万吧,《少年派》1300万……

上映第二天,排片量提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五,《泰囧》单日拿下3000万票房……

第三天,也是周六,《泰囧》以百分之三十二的排片斩获5700万的单日成绩……

舆论彻底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