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总章二年(第2/3页)

李治夫妻俩连忙扔下奏折,乘坐车辇去府上看最后一眼。

听到消息的李月辰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笔,微微叹了口气。

来到这个时代,知道了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这位将军,当真是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

哪怕太宗时期名将辈出,这位老将军依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其中之一。

如今英雄离世,是大唐的遗憾。

李月辰抬起双手,对着英国公府的方向弯腰行礼,表达敬意。

英国公府上,灵堂已经架起,看着躺在床上已经僵硬的李绩,李治为之悲哭。

这位老将一生历经三朝,为大唐征战四方,也能说是看着李治长大的。

而且在李治上位之后帮助他废王立武,夺回皇权,算是最为亲近和信任的人之一。

李治在灵堂下令辍朝七日,追封太尉,谥号“贞武”,同时赐予棺木,允许陪葬昭陵!

七天之后,李绩出殡,李治带着太子李弘和女儿李月辰登上未央宫故城,站在城楼上看着装灵柩的马车痛哭不已。

旁边的李弘也同样眼圈泛红,他从八岁起就作为太子监国,跟这位老将军同样也有不少工作上的来往,非常熟络。

“咳咳咳……”

李治本来就身体不好,哭的太厉害,一口气没上来,剧烈的咳嗽起来。

身子一软,就往后坐了回去。

“陛下!”

旁边的武则天反应不慢,连忙扶着他慢慢坐下,没让他直接倒下。

然后不停的用手抚摸他的胸口帮他顺气。

李月辰也赶紧跑了过来,帮他拍打着后背:“阿爷!吸气!吸气!”

李治憋的满脸通红,大口大口吸气。

张成鑫扭回头大喊:“快传刘公,叫刘公过来!”

“咳咳……”

又咳嗽了一阵的李治终于缓过来了,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大口喘息着。

李月辰这才松了口气,抬起头道:“张公公,快去准备热茶!”

“喏!”

张成鑫答应一声就掉头跑去准备茶水了,李月辰半跪在旁边不断的继续帮李治拍打后背。

直到一杯热茶端来,李治才点点头,抬手轻轻拍了拍李月辰的肩膀:“辰儿,我没事了。媚娘,你也不必担心了。”

“妾可要被吓坏了!”武则天也算是松了口气,陪着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旁边的李月辰接过茶水,自己抿了一口才递给李治:“阿爷,不烫。”

李治喘着粗气点点头,接过来慢慢喝了一口。

“陛下身体较为虚弱,不该如此大悲,还需尽快平复心情才是!”旁边的武则天劝诫道。

“嗯,朕知晓……”李治点点头,有气无力的回答一句。

李绩离世,让本来临近年关的好心情都跟着烟消云散。

皇帝心情不好,似乎让整个大唐帝国的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

看着大明宫的红墙绿瓦皆被白雪覆盖,站在承香殿前院的李月辰抬起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

近乎透明的雪花在白嫩的手掌中逐渐融化,直到消失不见。

身后的上官婉儿端着一碗热茶走了出来:“殿下,殿外寒冷,还是不要在外久待了。”

在这里待了几个月,她原本瘦弱的身子骨有了很大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双依旧明亮的大眼睛。

李月辰接过她递来的热茶,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不过心中仍然在思索着怎么样让李治心情好点,每天总是憋着,迟早憋出病来。

思来想去,她作为公主,唯一能做的,还是要从亲情方面下功夫。

以她现在的受宠程度,她的话,李治应该还是会愿意听的。

决定了要做的事情,李月辰转过身回到宫殿,拿起笔开始画图。

到了下午,将画好的图递给福公公:“去匠作监,叫他们尽快打造出来,此物应当不难。”

“喏!”

福来答应一声,拿着图纸转身离开。李月辰则是披上大氅,去了延英殿。

进入殿内,就看到李治如同往常一样,坐在旁边用小炉煮着茶水,手里摆弄着保健球。

但看表情,很明显有些落寞。

今天四哥李轮也过来看他了,但他是个闷葫芦,也不怎么擅长交流,只能坐在旁边一起沉默。

看到李月辰过来,李治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辰儿来了,快过来坐!”

李月辰来到他旁边坐下:“阿爷今日可感觉舒服些了?”

“与平时也无甚区别。”李治笑了笑,“没事,辰儿不必担心阿爷。”

看这幅表情也不像不需要担心的好吧?

虽然心中吐槽,不过李月辰还是抬起头道:“孩儿,想跟阿爷讨个赏赐。”

“哦?”

李治似乎感觉有些稀奇,挑起眉毛扭头看了过来:“想要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