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治的猜想(第2/3页)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摇了摇头:“我还以为你能懂呢。”

“奴婢愚钝!”福来连忙认错,随后起身:“奴婢马上去办。”

直到福来走后,李治才笑了笑:“如此一来,辰儿赚的钱岂不是少了很多?”

“孩儿一国公主,吃喝不愁,要那许多钱有何用?”李月辰笑道,“孩儿的目的是让大唐有钱,只要大唐有了钱,便可永远繁荣昌盛了!”

……

在李月辰离开之后,李治眯着眼睛,如同自言自语一样:“看来辰儿也有变法之打算。”

“妾,也有这种感觉。”武则天点点头,“稚奴要不要敲打她一下?不然如此下去……”

“不必!”李治突然笑了起来,“我现在反而有些期待,想看看辰儿能给我大唐带来何等改变。”

武则天有些不解:“稚奴对辰儿就如此信任?”

李治低头端起茶杯:“至少目前来看,我让辰儿入朝为官是正确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如此恰恰说明祖制未必是正确的。两汉相加,国祚也不过四百年。先帝羡慕的两周,享国也不过八百年……大唐,又能有多久呢?”

武则天帮他添了些茶水:“那稚奴相信辰儿能让大唐国祚永恒?”

“媚娘可否觉得,辰儿这脑袋里,想的跟正常人都不一样?”

“确实有此感觉,凡事亲力亲为,愿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起儒家,反而更像是墨家那一套。”

李治点点头:“近些年,我也从辰儿学到了一些。制度应当遵循环境改变,若是一味遵循祖制,当这制度跟不上环境之时,便是灭亡之日!”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微微一惊,忍不住抬头问道:“稚奴……可是注意到了什么?”

“当今天下,浮逃户不少。”李治回答道,“虽然不多,然比起先帝一朝,却又甚多。若有此发展下去,恐怕绝非幸事。”

听到他的话,武则天低头喃喃一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突然她眯起眼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难道……她通晓未来,已知大唐后续国运如何?”

李治笑着摇摇头,轻松的转着手里的保健球:“不好说啊……李淳风本就是有大才之人,谁知道都教了辰儿些什么?”

“可……倘若当真如此,应当跟辰儿问个清楚才是!”武则天道。

“先不说这只是臆测,不知真假……就按媚娘所说,倘若当真如此,若逼问辰儿,她敢言否?若此事为真,她说了便是泄露天机!轻则折寿,重则不得好死!”

说到这里,李治扭过头问道:“媚娘舍得?”

武则天摇了摇头:“舍不得!”

李治一脸严肃的点点头:“朕,也舍不得!所以不管她打算做什么,便由她去吧。有朕站在她身后,不管做什么,也能顺利些。”

武则天点点头:“辛苦稚奴了。”

听到她的话,李治摇摇头,将她的手抓在手里轻轻抚摸着:“自我登基以来,皇宫就变得清冷不已。将媚娘你从感业寺接回来,才有了一丝温暖。这么些年过去,有了辰儿之后,这皇宫,也终于变得像个家了……就如同幼年时那样,有阿爷与妹妹在身边陪伴。”

武则天伸手轻轻抱着他:“这么些年过去了,莫要想了,往后,妾与辰儿也会一直陪伴稚奴!”

……

过了没几天,时间来到了二月底,匠作监那边也终于把给李治定做的旱冰鞋赶出来了。

李月辰兴冲冲的跑到了匠作监去提货,有了这玩意儿,应该能让老爹多运动运动了。

只要不玩一些太花哨的动作,这也算不上什么剧烈运动,正好也能让他劳逸结合一点。

来到了匠作监准备提货的李月辰一进门就愣住了,看着面前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学徒工匠,忍不住问道:“人呢?”

虽然说李月辰本人是不介意他们是否迎接的,但是公主都来了不出来打个招呼属实有点过分了。

“回殿下,各位师傅们都去邙山参与高炉建造了,让小的代为道歉!”对面的学徒躬身行礼。

“免礼!”

知道了原因的李月辰点点头,这也没什么可怪罪的。

扭头看了看旁边桌案上那个镂空的木头盒子:“这便是了吧?”

学徒连忙打开盖子:“是,请殿下过目!”

李月辰抬手拿起来看了看,用手拨动了一下轮子,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随后将盖子合上,将木头箱子抓起来扔给福来:“走,去仁寿殿。”

说实话,旱冰鞋的重量真的不清,福来又没练过,接住之后忍不住还后退了两步,赶紧跟在李月辰身后去往仁寿殿。

来到殿内,看到李治还在摇椅上躺着转保健球,马上跑过去拉着他的两只手将他拉了起来:“阿爷莫要整天躺着不动,身体会生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