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堂辩论(第3/3页)

卢谞眼睛一瞪:“你莫要在此强词夺理!我何时说过自己职位不重要了?”

“既无此意,那何必在乎百姓能否议政呢?”张文瓘笑了笑,“反而若是百姓议政,也能让他们体会朝廷的不易……”

……

双方的辩论没有任何前戏,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李治和武则天对此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一时之间都没有发表意见,就坐在那里听着他们互喷。

屏风后的李月辰感觉有些出乎意料,原本她觉得这件事情一出来,应该是皇帝和大臣们互相对喷才对。

然而没想到却是跟平时一样的画风,皇帝反而是高高稳坐钓鱼台,看着他们在那里讨论。

毕竟这个年代,所谓的“寒门”大臣还是很少的,几乎可以说不存在。

朝堂上的官员们依旧被世家子弟占据了的大部分,按理说应该是联合起来喷皇帝才对的,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双方的辩论虽然激烈,但是在李月辰看来,他们双方都没有说到点上。

因为现在他们都想不到,如果说有朝一日,大唐民间的识字率若是能翻上几倍,那会是什么结果。

但在现在的人看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普通人根本读不起书,朝廷更是没那么多钱来做义务教育。

这个问题李月辰当然也知道,但不会现在站出来提醒他们,等有朝一日真的做到了,到时候他们想要再次反对也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李月辰嘴角也忍不住上翘,脸颊上的酒窝若隐若现。

这么一个萌中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在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违和感,只是让漂亮的脸蛋上多了一些平时没有的冷峻之感。

辩论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一众大臣们互相之间说的都感觉口干舌燥,音调也降低了不少。

龙椅上的李治感觉差不多了,扭过头问道:“太子对此如何看?”

下面的李弘抬手行礼:“儿臣认为,此事利大于弊!若是人人能心向朝廷,与国而言,自然是好事。不仅能让我大唐日后人才辈出,同时也能让拉进百姓与朝廷的距离,日后无论何种政策,施行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太子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自然同样也表示支持。

他是储君,将来要当皇上的,所以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自然同样也是好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事儿可是妹妹提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坏事?

李弘忍不住扭过头往通道后面看了一眼,正巧看到李月辰对着他用力握了一下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