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扯皮(第2/3页)

不少大臣喉结都上下动了动,似乎是想要吐槽这个借口是在太烂了点。

但皇帝亲口说的话,哪能轻易质疑?不是人人都有狄仁杰的胆量,更不是人人都有他那么硬的命格。

所以最终大臣们还是什么都没有问出来,只能是喝了点茶之后灰溜溜的回去了。

坐在旁边的李月辰看着大臣们一脸憋屈的表情,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也很清楚这借口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到时候军营建成之后要开始训练,邙山上肯定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这种爆炸声。

不过无所谓,等这东西被他们所熟知的时候,已经是一切都彻底成熟的时候了。

大臣们并没有得到结果,最终都在喝了杯茶之后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李月辰又继续开始研究起了烟雾弹和催泪弹。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把制糖工艺搞一下才行。

这个时候已经有制糖的工艺了,不过做出来的都是红糖,于是李月辰告诉他们加点黄泥浆先搞成白糖再说。

同时又跑到了金银作坊,让王钢蛋试试将负责制作小钢珠的那个工具能不能再改进一下,最好提升一些产量。

如果说小钢珠的产量能提高的话,或许将来以后制作阔剑地雷也就容易多了。

这玩意儿可是在未来被国际法禁止使用的东西,就是因为其杀伤力太过恐怖。

很多老兵的回忆录里面都说过,在丛林里面作战,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此面向敌”几个字。

这东西要是真能制作出来,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对付骑兵还是步兵都可以算是无上神器。

只可惜以目前的工艺来说,要制作一枚这玩意儿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都太高了,有些得不偿失。

其实军用装备贵一些无所谓,但关键这是个一次性的消耗品,这就必须好好考虑成本问题了。

别的不说,就连烟雾弹和催泪弹的成本都挺昂贵的,这个年代胡椒基本上也是能直接当钱用的,而且价值很高。

所以这种东西只要少量装备一些就好了,反正大多数时候也用不到。

至于烟雾弹相对好点,经过大概一个星期的实验,到了月底的时候,基本上已弄出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烟雾弹。

考虑到毕竟是实验性质,所以都做的很小,自然烟雾量也不大。

不过就算这样,东都的百姓还是能够看到皇宫里面这几日每天都有不同颜色的烟雾升腾,纷纷讨论着这是有神仙下凡跟皇帝交流什么呢。

甚至还有不少人每天都跑到皇宫门口跪拜,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什么。

李月辰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感叹多亏这是皇宫,而没有去邙山进行实验。

否则的话到时候山上各种颜色的烟雾升腾,弄不好会有很多人上山去寻找神仙呢。

朝中的大臣们每天都在思考那天的炸响和这彩色烟雾到底是什么,无奈皇帝不说,他们也不能强行询问。

考虑到保密性,李月辰甚至都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师父刘仁轨。

好在刘仁轨也算是两朝老臣,知道什么事情该问什么不该问,并没有引起什么尴尬的事情发生。

正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了一天的实验,李月辰在临波阁里面伸了个懒腰。

看了看黄昏的阳光,咧嘴轻轻笑了笑,实验终于完成了,这已经是一款成熟的军用产品了。

正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等着吃完饭,高延福却突然一路小跑走了进来。

看到李月辰在临波阁,快步走过来道:“殿下,近日宫中有人在打听那炸响声和彩色烟雾……”

“没事,先盯着,最好查清楚哪个给谁办事。”李月辰回答道,“剩下的先不必去管。”

“是!”高延福答应一声。

李月辰的实验,知道的都是在安福殿内部当差之人。

安福殿的下人就那么几个,她都记得很清楚,而且能混到这个地步的,也都是聪明人,自然不敢瞎说。

皇帝身边的那些也不用担心,仅仅就靠外面收买的那些小太监小宫女,是绝对不可能打听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的。

……

正因为宫中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这也导致让不少大臣都更加紧张起来。

宫中打听不到消息,就意味着皇帝下了封口令,越发说明了此事肯定很重大!

谁都知道这位皇帝不信任大臣,而且这么些年的各种政策也都说明了他有集中皇权的想法。

若是他背地里再搞什么事情,将来做成了,他们就会很被动。

但他们毕竟没办法明着做什么,只能是尽量的想办法旁敲侧击。

这年头,不少人对于鬼神之说还是非常相信的。于是便有很多大臣上奏,说这几日宫中霞光艳艳,想必是有神仙下凡,宫中也应该开展一些祭祀活动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