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消息(第2/3页)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没意见,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先把这两处守好了,等大军一到,后续自然就没问题i了。

于是裴行俭马上开始写信给皇帝,让他另外派人去守这两处。

随后大军便继续出发北上,现在因为战事吃紧,太原是去不成了,大军略微改变了一点方向,决定直接去恒州。

从地图上来看,一千多年之后,这里应该叫做石家庄。

……

这次的新年李月辰和裴行俭都是在行军之中度过的,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给士兵们加了点肉,算是新年礼物了。

不过在李月辰的部队里面就不一样了,士兵们围着篝火一起聊天,吃着烤肉,好不热闹的一片景象。

篝火旁边,张老大忍不住发出了疑问:“殿下,为何其他部队不能如同我等这般?”

“因为大唐还是太穷了,养不起。”李月辰抬头看着漫天繁星,轻轻叹了口气,“此事也急不来,只能慢慢发展……”

张老大感觉有点疑惑,不过马上转移了话题:“殿下,既然我等也要跟着上战场,不如以后也学学战斗技能吧?”

“嗯,有这个想法不错!”李月辰点点头,“你们确实应该学习一下战斗技能,不过还是那句话,军队更重要的是各司其职,士官和士兵才是主要战斗力量。你作为指导员,更重要的作用是稳定军心,当然必要的时候,也要懂得指挥战斗……”

李月辰是这么想的,既然是要跟着上战场的职位,那么将来以后肯定是要面对战场上各种复杂情况的,如果一点战斗技能都没有,在战场上说不定就把命丢了。

虽然他们的作用是稳定军心,但万一营帐或者连长有遇上其他情况,他们就必须接过战斗的指挥权才行。

随着两人聊天越来越深入,李月辰也对将来的军事架构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想法。

难怪以前军训的时候教官说连级以上单位都有一个类似指导员这样的角色呢,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负责军事,另一个负责政工,正是李月辰一直所主导的,各司其职!

……

时间来到了调露二年,过完了年,大军继续一路向北,在正月初十这一天来到了恒州。

恒州刺史负责接待大军,同时李月辰和裴行俭也收到了最新的消息。

突厥扰定州,霍王李元轨抄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剧本,唱了一出空城计,吓退了突厥大军。

听到这个消息,李月辰挑了挑眉毛,这位伯公看起来似乎很有谋略啊!

与此同时,突厥也没有继续南下,似乎生怕有埋伏一样。

接待官员的驿馆里面,裴行俭,李月辰和恒州刺史坐在各自的桌案前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事情。

裴行俭扭过头道:“殿下,如今突厥没有动作,大军也不好贸然出击,不如先让丰州都督程务挺过来,顺便等等消息如何?”

然而李月辰却摇了摇头:“我觉得我等还是到云州去等消息,到时候哪怕突厥有所动作,我能也来得及做出反应……”

云州边上就是长城,出了长城就是草原了。

李月辰的想法是,如果这个时候突厥有动作,他们在恒州想要做出反应,还必须翻过五台山,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停了她的话,裴行俭仔细思考了一下:“也好,就按殿下意思来!”

于是大军休整了两天,补充了粮草物资,继续上路,去往云州。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都是在赶路中度过的,也没来得及看看长安和东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上元节是如何度过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长安和东都之外,其他城市是没有宵禁的。

因为这些城市并不是坊市制度,基本上所有的商铺什么的都是沿街的,并没有坊墙遮挡。

这些城市就算想实行宵禁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了,没有宵禁不代表人们就会出去玩享受夜生活,毕竟这要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夜生活比较发达的城市,也就是太原,扬州这类一线城市了。

……

虽然说这次出征已经尽量做好了准备,不过在翻越五台山的时候,还是冻死了一些士兵,并且还消耗了不少时间。

等大军到达云州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中旬了。

与此同时,收到命令的丰州都督程务挺也带着大军赶来了。

云州驿馆,又暂时性的成为了李月辰的私人住所,白天裴行俭会过来一起商量事情,晚上他回到军营里面去住。

偌大的驿馆,又是只有李月辰一个人,福来住在她隔壁的房间里面,其他房间全部都空空如也。

二月十二,李月辰正在房间里面跟裴行俭商量着怎么去打听一下突厥的动向呢,福来突然走进来道:“殿下,程都督到了,就在馆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