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阳谋(第3/3页)

不过她的眼神之中带着些许欣赏之色,作为皇室公主,有些时候,就该狠一点。

看到女儿脸上仍然带着纠结之色,就能明白她其实不想说出这等办法的,只是因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代替方式了。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这个年代动不动总是斩首示众,是希望法律能对民众起到震慑作用。

李月辰认为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需要让民众知道法律的重要性。

今天提出凌迟这种残酷的手段,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给那些潜在的造反之人一个警醒,让他们明白,让国家混乱之后的下场是什么。

只要是人,就一定是怕死的,只是在接受度上又不太一样。

毕竟敢出来造反的人,基本上已经做好了脖子上挨一刀的觉悟了,其手下大多也是如此。

但如果将刑罚换成凌迟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当昭告天下之后,很多潜在的造反分子就会想,如果自己失败了,能不能经受得起这种刑罚?

李月辰很清楚,这样的话至少能保证让很多潜在的造反分子一辈子都不敢付诸行动。

只不过这样做会带来一个问题,按理说,法律应该是一种惩戒手段,但这么干的话,就等于将其变成了报复方式。

虽然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但在李月辰内心之中,觉得在这个年代这样做没什么不行的。

以前在欧洲的时候,新闻上经常播报某某罪犯被判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刑期,这是因为当地废除了死刑和无期徒刑,所以在判决上就会将罪名相加,得出远超寿命的刑期,成为一种变相的终生监禁。

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废除死刑是秉承人道主义,即罪犯也有人权,应该得到最基本的生命尊重。

对于这种说法,李月辰的内心之中一向嗤之以鼻,是,某些罪犯确实也有人权,但有一部分罪犯,那已经不配为人了,又何来的人权?

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并不一定是多么强盛的文明,在李月辰看来,只有死刑被严格执行,但仍然没有人被判死刑的国家,才是真正强盛的文明!

甚至对于某些罪犯,判处死刑都不能让他死的太痛快!

李月辰当然也知道自己这种想法有问题,等于是将法律从惩戒手段变成了一种报复方式。但在这个时代,她是公主,她有能力这么做,甚至有可能做得成!

她打算将自己的想法写进唐律疏议,如果说她的做法有问题,那就留给后人去更改吧!

但至少在目前这个封建时代,这样的改动有助于以后瓦解士族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