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历法的重要性(第3/3页)

在未来,为了与国际接轨,主要采取是西方公历,而不是传统农历。

实际上,李月辰这也是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这个时候的历法不叫农历。

农历指的是二十四节气,阴历是月亮历法,阳历是太阳历法,三者合一,才形成了未来人所熟知的“农历”。

而在这个时代,历法的称呼是“黄历”。

因为自古以来,只有统治者可以修改和颁布历法,故此称之为“皇历”。

然而在未来,因为种种原因,公历和农历实际上冲突还是挺大的。

虽然一部分城市居民以及大多数农村居民过生日都还是农历的,但平日里却不会刻意去记。

基本上都是到了快要过生日的时候才会去差,否则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日对应的公历日期。

双历法并行的环境下,终归会有一方逐渐变得不受重视。

就拿“元旦”这个词来说,原本这个词指的就是新年的意思,但是在未来,新年却被改成了“春节”。

好像大家过年过的并不是新年,而是迎春一样。

实际上在如今的历法之中,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因为公历和皇历的纪年方法不太一样,就比如现在,按照公历计算,可能是公元695到700年之间的某一年,具体的李月辰也不太清楚。

但是在皇历之中,今年是丁酉鸡年。

当然在未来很多人已经不太熟悉天干地支的计年方式了。更何况实际上很多人已经开始逐渐将重心放在公历新年了。

比如说很多寺庙道观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活动,疫情爆发之前,很多城市的跨年活动也都出现过人山人海的景象……

李月辰不怎么希望这件事情继续在这个时空上演。

无论是什么样的历法,只要能流传下去,其背后必然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力量!

就拿这二十四节气来说,说它是第五大发明都毫不过分!

李月辰希望未来世界的历法是以东方历法为主的,这能够让东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更加深远。

而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的2021年,并不是因为2021年之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而是因为西方人认为耶稣诞生在那一年,所以将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历法确实只是一个计时工具,但它又事关文化自信以及认同,李月辰希望未来的年轻人都能明白这一点。

就像李月辰喜欢汉字,并不是因为汉字是她的母语,也不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

而是在那一笔一划之中,能够触摸到独属于这个文明的,那种特殊的存在感,以及跨越数千年的文化脉络。

“此物,本宫希望诸位能尽心研究。这在千百年之后,能为我等后人带来巨大的价值!”李月辰对在场的所有工匠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