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飞艇的价格(第3/3页)

可单单凭借画像和他们自己的口头讲述,根本无法让工匠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除了知道像个大梭子能在天上飞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情报。

所以这些年什么都没研究出来。

但现在不同了,大唐松口了,飞艇居然愿意卖了!

而且提出了两种方案,就算买不起这个技术,直接买成品也好。

不过说真的,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买成品的。

因为首先,看似花四百万买来这个技术很值,但技术就算有了,跟能不能成功造出飞艇真的是两码事。

如今这些外国使者的眼界相当的开阔,他们很清楚,如今的大唐的工艺水平超出他们的国家很多。

因此就算花费四百万将技术买下,以国内工匠的水准,还真不一定能成功造出来。

后续可能还要花更多钱,这对国家的经济形势是极为不利的。

相反的,只要五十万就能买一艘成品飞艇,而且大唐还给免费培训驾驶员,这反而更加划算不少。

不但花的钱少了,而且买回来就能直接投入使用,简直不要太舒心。

而除了他们之外,皇室的人对足球比赛也没什么心情,所以也没人过去看。

……

进入七月开始,李月辰工程院去的少了,不过却没有闲下来,因为多了一项工作,培养飞行员。

首先,飞机的驾驶员跟飞艇和汽车都不一样,他们需要进行抗过载训练。

因此李月辰专门让将作监打造了一批训练器材出来,比如转椅和大转轮之类的。

就算是这个时代的飞机,他们将来也有可能会面对俯冲之类的空中战术动作,抗过载训练是必须要做的。

同时李月辰也没忘了不断地乘坐这架飞机进行实验,让工程院一点点改进和完善。

比如说,水平仪之类的各种仪器。

好在这个时代的水平仪是真的简单,就是在玻璃瓶里倒点水就行。

当然飞机上不会那么敷衍,而是两片内凹的圆形玻璃片,里面加水之后密封,贴在仪表盘上。周围画上刻度表,就可以了。

完善飞机的同时,新选出来的飞行员学员也来到临时搭建起来的航校之内。

选人标准比较严格,首先就是视力必须要过关。

在这个没有雷达以及塔台调度的年代,飞行员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视力。

所以李月辰将视力要求定的很高,并且每三个月就要复查一次,作为硬性标准。

另外对身高体重也有相应的要求,更别说后续的抗过载训练了……

只能说,飞行员的培养实际上比飞机本身的价值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