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争吵(第2/3页)

她将自己还能使用的道具都放在了胤禟和她的身上,希望不会发生意外的牵连,“有事情会发生。”

她含糊不清的透露着讯息。

胤禟紧紧握住她的手,用另一只手葱胸前口袋几掏出帕子,低下头仔细擦干净她手心的冷汗。

他是个聪明的人,所以他最会伪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他说:“别怕,一切有我。”

李星晚紧张的看着他,试探着说出,“也许我能救十八弟。”

胤禟抬眼看着她抓住她两只手合拢在一起,他问:“你是神医吗?”

李星晚摇摇头,胤禟道:“太医经验丰富,总比你有用多了。”

他如此说着,但是也谨慎的叫人查探消息,并且在马车里待着并没有出去骑马,即使那比坐马车要舒服许多。

李星晚在紧张中拿出自己的金算盘,两个手掌大小,精致的金算盘,珠子都是碧玉的,看着就是奢华又有些可爱。

她口中念念有词,“三百二十四两七钱三分……二百九十三两二钱七分。”

这种纯粹的数字能后缓解她的紧张。

胤禟撩开帘子,用袖子捂住口鼻,遮住外面的灰尘,他招手叫了一个侍卫过来,“你去问问十八阿哥身体如何?”

“是,王爷。”

十八阿哥的高热反反复复,即使前一刻喝了药退下去,不出两刻钟又会再次烧起来,太医们虽然着急但是心里还是稳当的,有些老油子已经开始提前为自己找说辞了。

也是没的孩子足够多,皇上基本不会在这种事情为难太医,太医们也能安心照顾十八阿哥。

可是小儿的疾病那里是那么容易治好的,即使太医们费尽心思,小十八的身体情况仍然是不容乐观。

听闻消息的康熙自然是焦急万分,但是还要按耐住心情,细细嘱咐起来,“着太医们小心照料,叫一队禁军过去护卫,若是太医需要可以停在下休息,不必跟从队伍的进度。”

接着又吩咐领侍卫内大臣,“明日在鹫和洛驻扎。”

有很多孩子并且也有很多孩子夭折的康熙已经从小十八反反复复的病情中察觉到不好的信息,那是即将失去幼子的一种预感。

他抬手招来奴才,“去叫太子过来。”

即使父子之间出现隔阂,可是太子仍然是他最爱的那个的儿子,在幼子传达出死亡的气息之后,自身身体状况也出现一点征兆的康熙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点恐慌。

即使是皇帝,在心里不安的时候也是需要人安慰,他在此刻能想到的只有太子。

可惜,太子不是提线木偶,他不会根据康熙的需要立刻表达出康熙需要的东西。

太子也很烦,哈苏离开营地之后莫名其妙就没了消息,也不像之前表现出的要投诚的意思,他还在想到底是不是有兄弟截胡了哈苏。

太子一身蓝色的常服,上面的刺绣十分的鲜艳,在奔波中也仍然是精力充沛,到底是年轻人,并不觉得劳累。

“朕很担心小十八,他身体一向很好,这次却突发高热,喝了药也几乎没办法退热。”

太子听到是说十八弟的事情,便不感兴趣了,只是强撑着听着,坚强有些心不在焉。

康熙视线黏在儿子的脸上,从上面没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担忧,这几乎是一种预示,皇太子亲情淡薄,他心中升起一种失望。

“朕有许多的个孩子都夭折了,小十八似乎也……”康熙顿了顿了,似乎是想要唤起太子对兄弟的感情,“承祜也是如此,早早的离开了朕,朕心里难受。”

他叹息一声,回忆起夭折的孩子们,心中五味杂陈。

太子终于关注到了他再顺什么,他顿时感到荒谬,难以置信的看着他,皇阿玛是疯了吗?

如果不是后来修改的序齿,承祜才是赫舍里皇后的第一子,是康熙嫡长子,到三岁去世。

即使没见过这个哥哥,可是太子很清楚这个哥哥的事情,因为额娘早逝,皇阿玛总会给他讲起从前的事情包括额娘赫舍里皇后包括那个没能长大的哥哥。

太子,不对,此刻他只是胤礽,皇阿玛竟然把十八同承祜哥哥相提并论,这是在做什么?是希望他说出安慰的话吗?

十八弟吉人自有天相,不会像他早死的哥哥一向不幸,难道要他如此说吗?

太子脸色难看的说了一句,“皇阿玛多虑了。”

康熙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反应,怒火腾的生起,他甚至是回忆起多年前的几桩事情,怒火之下有些话就如此轻易的说出,“若是朕有一天躺在那里,你是不是还是如此无动于衷。”

太子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本就被康熙提起承祜感到不满,额娘赫舍里氏和哥哥承祜本来对他来说之两个模糊的人,是康熙从小总会跟他说。

在他的心里,赫舍里皇后和承祜哥哥就是他耳朵亲人,是不能被触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