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将相和” :(第2/4页)

他晓得母后今儿办梅花宴的目的,也是,她和首辅针尖对麦芒,惹得朝堂动荡不安,难得母亲胸襟宽阔,肯让一步。

给唐氏封诰命,真是给足了唐慎钰面子。

宗吉端起酒杯,对郭太后笑道:“儿臣敬您。”

郭太后笑着点头,满饮了一杯,朝左看唐慎钰,朝右看春愿,像唠家常般,温声笑道:“长乐这孩子前半生坎坷,幸而遇着了珍惜她的好人,两个孩子郎才女貌,真是天生一对,哀家和胡太后都很高兴。今儿这场家宴,一则定下两个孩子正式大婚的日子,二则呢,以后就要做亲戚了,用民间的话说,咱们两家大人和亲朋见一见。”她转头看向胡太后,笑着问:“是不是啊妹妹?”

胡太后笑着说是,心里却骂,前段时间你还想让你家那老侄儿娶我女儿呢,如今在朝堂上吃了亏,倒说什么天生一对,戏子都没你会唱。

郭太后忽然眼圈红了,用帕子擦泪,望向万潮,叹道:“如今看见公主和驸马,不禁让哀家想起了当年。那时哀家出阁,还是兄长和万二哥哥一块送我去的东宫,如今咱们都长了白发,膝下有儿孙承欢,岁月如梭,一眨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咱们都老了。”

万潮也是慨然,依稀记得年少时去国公府玩,郭家妹妹一直喊他二哥哥、二哥哥,问他有没有给她带纸鸢。

万潮不禁莞尔,脑中回想起四十几年前那个明艳动人的少女。忽地,万潮眉头蹙起来,这老妇好歹毒的心肠,明知道他的幼子刚刚夭折,却说什么儿孙承欢的话,这不是取笑他么。

坐在上首的郭太后见万潮不接她的话没,面容还阴晴不定,心里骂了句油盐不进的老东西,脸色也不太好了。

宗吉时刻观察着太后和首辅,忙笑道:“母亲和首辅正当壮年,哪里就老了。你们两家是世交,小时候就友谊非凡,后来母亲抚育孩儿长大,首辅为先帝钦点的太子太傅,都对朕有大恩。”

皇帝这么一说,郭太后和万首辅这才面含微笑,相互敬酒,回忆了几句往昔。

郭太后示意李福把戏折子拿来,亲点了出戏。

很快,戏子们粉墨登场,又是翻跟头,又是扮花脸,咿咿呀呀唱起了戏。

郭太后听了会儿,侧身问皇后,“这是南府新排的戏么?唱了什么?”

郭嫣看了眼万首辅,按照姑妈之前吩咐的,笑道:“这戏叫“将相和”,说的是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呢。当时七国争霸,以秦国最强,这不,秦王就欺负起了赵国,客卿蔺相如不惧强权,帮赵王保住了和氏璧,又在渑池之会上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赵王将其奉为上卿。可赵国的大将军蔺相如却觉得,这蔺相如只是长了张巧嘴罢了,能打仗卫国么?怎么官职竟比他高。

于是廉颇到处扬言,要给蔺相如难看。蔺相如为了家国大义,经常躲避廉颇,避免与之发生争执。廉颇就以为蔺相如怕了他,更加轻看讥讽。

这会儿,竟连蔺相如的身边人也认为蔺相如胆小如鼠。蔺相如却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会怕廉将军。因外头的诸国虎视眈眈,若是家里的将相起了龃龉,岂不是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岂不是让朝堂动荡不安?将相和,赵国兴。”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皇后这番话的深意。

宗吉也不想首辅和郭太后继续攻讦对方的短处,近日,朝堂已经明晃晃的分出派别,党争不论在哪个朝代,都不是好事。他给皇后敬了杯酒,满眼皆是爱意,笑道:“皇后学识渊博,讲的真好。”

郭嫣脸红了,抿唇偷笑。

这时,郭太后长叹了口气,看向宗吉,笑道:“哀家年纪大了,风湿频频发作,想着汉阳别宫有温泉,正能治治这老寒腿,哀家过去住些日子。”

众人心里都知道,郭太后这是退了一大步,只为“将相和”,平息近日的争端。

万潮饮了杯酒,不禁冷笑。

后宫本就不该干政,那老妇说的那般大义凛然,做出故意谦让的样子,实是借廉颇暗讽他心胸狭窄,真是可恨!

万潮给皇帝见了一礼,笑道:“方才皇后娘娘讲的戏文,说强秦欺负赵国,不禁让老臣想起一桩事关国祚的大事。最近远在幽州的秦王打着镇压流民作乱的幌子,广招乡勇丁壮。去岁逢旱蝗双灾,一些酷吏更加威逼勒索,老百姓走投无路,这才生乱。他们都是陛下的子民,朝廷正在安抚,秦王怎么能用镇压二字?依老臣看,此人已露反迹,朝廷必须立马作出应对之策。”

郭太后顿时拉下脸,将酒樽按在桌上,蹙眉道:“又是削藩!你怎么越老越沉不住性子了!现在能削么?朝廷内忧外患严重,去年底连赋税都要收不上来了。秦王无理无据,若是敢造反,天下忠勇义士皆可诛之。此时削藩,正好给了他苛待宗亲的借口。这事不要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