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在年代文里吃软饭(二十三) 三合一(第2/6页)

对于徐前进的死亡,宋辰了解的也不多。

因为小说中,他只是个存在于回忆之中的背景人物,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赵雪茹,讲述的是她这个漂亮寡妇周旋在男人之间,最后牢牢吊住吕大胆这个傻子拉帮套,帮她养大三个孩子的故事。

徐前进这个名字更多出现在徐寡妇的哭嚎中,每每她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或者她觉得儿媳妇不安分需要敲打了,都会念叨自己的儿子,让他从地底下爬出来看看,他媳妇是多么不守妇道,他娘又是怎么被人欺负的。

因此宋辰对于他的死亡只知道几个关键点。

时间应该赵雪茹怀孕七个多月的时候,具体哪一天不知道,意外发生在半夜,死亡的地点是轧钢厂,工伤,具体死因不知。

从徐前进死后徐寡妇还拿到了一笔抚恤金,赵雪茹也接了丈夫的班进了轧钢厂来看,徐前进应该不是过错方。

对于要不要阻止徐前进的死亡,宋辰是考虑过的。

别看他现在装的像个好人,宋辰的本质还是冷漠的,做事情,更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徐前进本就只是个来往并不密切的邻居,对于他的死活宋辰并不在意。

他要考虑的,是徐前进的死对他的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别看徐寡妇现在也上蹿下跳挺能惹事,这和小说里没了儿子的她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丧夫又丧子的老寡妇跟赵雪茹这个失去了丈夫的小寡妇,两人一个成了四合院的骂神,一个成了四合院的哭神,一个扮白脸,一个唱红脸,将道德绑架这个招数使唤的炉火纯青。

徐寡妇怕儿媳妇靠不住,将儿子的抚恤金捂得死死的,赵雪茹接班进了轧钢厂,却要和之前的赵梅子一样,从学徒工做起,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既要赡养婆婆,又要抚养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根本入不敷出,只能将脑筋动在了歪门邪道上。

四合院和街道上条件不错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小寡妇哭哭啼啼借过粮、票和钱,当然,这都是有借无还。

哪户人家要是不借,徐寡妇就过去骂门,从祖上十八代骂到子子孙孙,她就是个滚刀肉,谁气不过要来打她,她就直接往地上一躺,然后哭诉自己早死的丈夫和儿子,骂那些欺负孤儿寡母没人性,骂他们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眼睁睁看着邻居受苦,心肠和旧社会地主一样冷硬。

许多人都怕了这对婆媳的招数,大多只能捏着鼻子应下,花点小钱买安宁。

在这情况下被教出来的三个孩子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既享用这他们母亲用美色哄来的东西,又觉得赵雪茹在外头搔首弄姿对不起他们老子,后来赵雪茹和吕大胆排除万难结婚后,三个半大小子给吕大胆折腾了不少麻烦。

小说里,赵雪茹这三个儿子跟吕大胆针锋相对大半辈子,直到他们自己也都成家立业,自己也当了父母,这才体谅了母亲当年的不易,也接纳了吕大胆这个继父,那个时候,吕大胆早已垂垂老矣。

这个结局,算是华国式的标准大团圆,然而过程中却存在太多让人无法接受的问题。

徐前进的死亡,可以说是徐寡妇和赵雪茹人生的转折。

他如果不死,徐家还有个能挣钱的顶梁柱,徐寡妇和赵雪茹都有依靠,三个孩子在稳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未必会成长为小说中那样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他如果死了,徐寡妇和赵雪茹就会彻底失去控制,宋辰自认为他现在也算四合院里条件不错的优质股,谁知道变了性子的赵雪茹会不会盯上他呢。

他不怕麻烦,却也不想自找麻烦。

这么看来,徐前进活着远比他死了更有用。

只不过宋辰毕竟不是他亲爹,顶多就是尽量帮他规避一些风险,不可能为了阻止他的死亡在那段时间里无时无刻不盯着他保护他。

如果他该提醒的都提醒了,徐前进还是避免不了死亡,那也只能说是命中注定了。

“如果怀双胎真的有这个风险,在嫂子孕后期,前进哥你能不加班尽量不加班吧,那个时候你多陪陪嫂子,这远比让嫂子吃补品更让她开心。”

宋辰开玩笑似的提醒徐前进。

听到宋辰的打趣,赵雪茹略羞涩地低着头,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徐前进:“你嫂子哪有那么金贵,现在她肚子里很有可能是两个孩子,到时候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养,不多赚点钱怎么行呢,这一点你嫂子也能理解我。”

他的话让赵雪茹脸上的笑容变得淡淡的。

虽然知道丈夫的话是对的,可赵雪茹还是遗憾自己男人的性子过于刚直,这个时候顺着宋辰的话哄哄她又怎么样呢。

感觉自从生了大儿子仁孝后,曾经那个会甜言蜜语说软乎话的丈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