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在年代文里吃软饭(完) 小世界完(第2/3页)

人生未必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完整的,现在他觉得开开心心,那就是好日子。

至于徐家的日子也不差,有徐前进管着,书里的三个小白眼狼这次没有被养歪,虽说称不上特别优秀,但几个孩子的发展也都不差。

最调皮的徐大宝去当兵了,二宝和小宝跟丑宝同一届,在丑宝的带领下,顺顺利利考上了大学,虽然是一所比较普通的学校,但光是大学生的名头就足够让徐家人高兴坏了。

现在在他们的眼中,宋家父女简直就是他家的福星。

而徐前进又找到了他的新事业,自从当上院里的一大爷后,他就对调解邻里矛盾这类事攒下了不错的心得体会,加上他和赵雪茹这种在时下不常见的婚姻模式总是需要夫妻俩不断调整心态,不断磨合,对于夫妻相处之道,他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宋辰干脆把人介绍到了妇联,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妇联的王牌调解员,专门负责在闹矛盾的夫妻之间沟通,帮助挽回了不少濒临破灭的婚姻。

在宋辰只想当他的临时工的时候,徐前进已经凭借着出色的表现顺利转正了。

徐寡妇再一次抬着下巴,翘着尾巴在院子里得瑟地走来走去。

至于宋家,那可就更了不得了。

赵梅子现在进了特殊部门,大院里的人都不知道她现在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只知道逢年过节,他们单位分的节礼都由专人用车装过来,看得人眼热。

高考恢复的第一年,丑宝就以全国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北大学,据说好几个老教授为她到底学哪个专业大打出手,结果丑宝这丫头霸气,直接选择全部兼修。

当初别人笑话宋辰只生一个闺女,早晚都会后悔,结果现在看看人家宝贝闺女的出息模样,当初多笑话,现在就多羡慕。

这么看来,全家最没出息的似乎就是宋辰本人了。

不过人家母女俩不介意啊,赵梅子的钱都在宋辰手上,完全不介意俩人在家庭经济贡献上的差距。

丑宝也是个爸宝女,据说那些教授想要丑宝先开始研究自己的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动她爸,只要宋辰开口了,丑宝就不会拒绝。

他年纪轻轻,就过上了最高档次的退休生活。

谁生下来就爱奋斗呢,还不是想多攒点钱养老的时候不慌,宋辰直接两步到位,年轻时靠老婆,以后老了靠闺女,换做他们是他,也舒舒服服在家躺着了。

至于宋辰的老丈人一家现在日子也不错,石子和铁子一个是轧钢厂保卫科的小组长,一个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机关单位,现在也是个小领导了。

兄弟俩都已经成家,比起只生了一个闺女的姐姐,他们俩倒是赶在计划生育前儿女双全。

现在政策变了,乡下户口也能进城生活,几个孩子都争着接老头老太太来城里养老,可惜赵老根和金银花不乐意,他们更喜欢乡下熟悉的环境和人。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城里没有足够宽阔的院子,没办法养一群他们宝贝女婿最爱的散养土鸡。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直到另一场变故到来。

四合院真正的主人回来了。

随着一部分曾经被抄没家产的人被平反,以及一部分无主房屋的原主人拿着房契从国外回来,越来越多曾经充公的房子被归还给它真正的主人。

宋辰他们居住的这套四合院恰好也是这种情况,房管局的人通知他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搬出去。

不少院子里的人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因为各自单位一时间没办法安排他们的新住所,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赖着不走。

相比之下,他们院子里的住户条件就宽裕多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连曾经最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徐寡妇这次都没有耍赖拖着不肯搬。

大家都在默默找着房子,这一次,大家就要分开了。

不管曾经多么深厚的感情,在分开之后,总是会被时间慢慢冲淡。

离开了这座四合院,有关这个四合院的故事也该结束了。

*****

被归还的房子多了,同样的,被拿回房产的主人出售的房产也就多了,张家在三环外的位置买了套小院儿,掏空了老两口小半辈子的家底,但这下子,一家人总算能住开了。

吕家人少,买的房子比张家小,但位置更好。

徐家的房子就买在惠民胡同,他们买了一个四合院的后院,一共五间房子,以后孩子结婚了也不愁没有婚房,只不过这一次买房,除了这些年夫妻俩工作攒下的钱,也把徐前进曾经的赔偿款用掉大半。

至于宋辰,他倒是早就偷偷买了几套房子,可惜最后一套也没用上。

因为他的宝贝闺女不知破解了什么重大研究,现在成了特殊保护人才,连带着家属都受到了特殊待遇,一家人搬到了二十四小时都有警卫巡逻的大院里,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还给专门配备了生活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