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极品一家人(七) 二更(第3/4页)

反正宋家几个小孩觉得,他们要是有银子,肯定天天去二叔家买肉汤喝,早上一碗,中午一碗,晚上一碗,最好半夜醒来的时候,床头还摆着一碗。

喝那么多肉汤,到时候尿床肯定也是肉汤的香味。

此刻二爷爷家的多金和多宝成了大房这群孩子最羡慕的两个小孩。

“老二折腾这么大的事,怎么都不来和我说呢?”

宋富贵很高兴弟弟终于要干正事了,可又难过这么重要的事情,弟弟居然没来和他说。

“爹,我觉得应该是堂弟担心又要麻烦咱们。”

二叔这个人在宋大牛四兄弟的心中没什么好形象,但宋辰这个堂弟不同,以前对方一直躲在房间里温书和他们几个没接触所以不怎么了解,但现在看来,这个堂弟确实对得起他念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为人清正,很有良心呢。

宋大牛觉得,堂弟大抵又是担心麻烦了他们,所以选择自己操办了所有事情。

“哎,你们这弟弟就是想太多,分家了,难道就不是宋家人了吗?”

宋富贵心里也明白,之前他弟弟都躲着偷偷摸摸劈柴了,就是因为分家后不好意思再麻烦他几个侄子,弟弟实在是太见外了,他是他亲哥,当年娘临终前都让他发誓一定要照顾好弟弟,他们兄弟何至生分到这个地步呢。

想到弟弟那么瘦弱的小身板艰难推着一板车的东西到镇上的画面,宋富贵就觉得心痛啊。

这一次,王大妹难得没有反驳他们父子。

因为宋辰说她这个大伯母宽厚慈爱……

不不不,这一定是老二家那个小子不怀好意的蜜语甜言。

可……可他说的没错啊,她确实就是那样一个宽厚慈爱的长辈啊。

“老大,你们到时候注意着点,看到你二叔他们回来了就告知我一声,我们过去看看。”

消息传到老宅这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小半天,现在再追上去估计也来不及了。

不如就等他们做完买卖回来,再过去问问,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宋大牛几兄弟都点点头应下了。

宋家几个儿媳妇也难得没有反对,二房做正经买卖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求对方发达后能反哺他们,只求对方不要再继续拖累老宅这边,借由老爷子吸他们的血。

当然,要是二房真的懂得感恩,这趟过去,再带碗没卖完的肉汤回来,那当然是最好的。

宋家几个媳妇回忆着那半碗肉汤的香味,在心中叹了口气。

那么鲜美的肉汤,怎么可能卖不光呢。

*****

“亲家公,亲家母,这次可真是麻烦你们了。”

宋德贵他们赶到镇上的时候,朱家这边已经帮忙在肉铺左侧的位置支起了摊位,摆好了几张桌椅,宋家买好放在肉铺这边的碗勺,朱老娘也帮忙用井水简单冲洗了几下,晾晒完,摞起来放在一旁竹筐里。

宋德贵见到这现成的摊位,真心觉得朱满珠这个儿媳妇娶得真好。

“一家人哪用得着这么客气。”

朱老屠说着,又招呼自己两个儿子帮忙把东西从板车上卸下来。

这些东西里最重的就是盛汤的陶瓮,加上里面的汤水,起码有百来斤重,防止陶瓮在路上震碎,板车上还垫了厚厚一层稻草。

当初宋辰和爹娘将这个陶瓮搬到板车上的时候,着实花费了不少功夫,可对于习惯将几百斤重的死猪搬上搬下的朱家父子来说,搬动这个陶罐,还算轻松。

父子俩合力将瓦罐放在炉灶上,宋德贵他们也将板车上的其他东西放到了炉灶边上的一张空桌子上。

几个陶罐,几筐蔬菜,都是切好的白菜,还有一些揉好的面条和晒干的红薯粉条。

朱家人不知道陶罐里放了什么,但看得出来,他们不仅仅只打算卖汤,还准备做汤面的买卖。

就在朱家父子帮忙把板车推到肉铺后院的时候,宋辰也支起了他事先写好的招牌。

肉汤三文一碗

肉汤面七文一碗(可选普通面条或红薯粉),汤面续汤加两文

加葱花、辣酱、辣椒面免费

朱老娘自己也做买卖,大多数常见的字,她还是认识的,只是看到女婿的这个定价,她有些担忧,不知道到底算便宜还是算贵。

现在镇上普通的素包子一文钱一个,肉包子两文钱一个,普通没浇头的阳春面三文钱一碗,他们肉铺里的猪肉按照部位不同,八文到十二文一斤。

这七文钱一碗的肉汤面并不算贵,但前提得是味道浓郁的肉汤,可女婿家的肉汤其实是骨汤,还是那种将肉刮的很干净的骨头熬的汤,这能有多少肉味呢,朱老娘自己就经常炖那些卖不出去的碎骨头,她当然知道纯骨头熬的汤是什么味道。

之前给女婿送去的那么多骨头和一小块肉,能熬出多大的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