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4页)

两人正聊着,保卫部的小张过来给她送了一封信,沈爱立接过来一看,和序瑜笑道:“刚还提起多美姐姐,这就收到了她的信。”序瑜笑道:“是特地来信谢谢你上次寄的东西吧?你快看看。”

沈爱立打开一看,最高指示下面写着,“爱立妹妹,你好,已经收到了你寄过来的包裹,我和以恒都非常感谢你的心意,特别是汉城的鱼干和腌菜,我可太想念这一口了,可恨当初来的时候,没有多多带些。你这一次寄来的包裹,可算解了我的馋。”

看到这里,和序瑜笑道:“我妈这次可帮了大忙,多美姐姐还很喜欢鱼干和腌菜,嗯?多美姐姐说有件事问我。”

就见信上写着:“此次来信,还有一事想询问你,最近我们军区的家属院来了一位女同志,以前在汉城食品厂做工的,离你家还挺近的。她对我的态度有些奇怪,我担心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特地来信,问询于你,不知道你是否认识,她的名字叫杨冬青。如果爱立妹妹认识这位女同志,还烦请来信告知相关情况,若是不认识,就请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祝好!”

沈爱立看到“汉城食品厂”就不由蹙了眉,想着不会是杨冬青吧,没想到还真是杨冬青。

一时和序瑜叹道:“世界真小,杨冬青二婚的对象,竟然和多美姐姐在一个军区,俩人还碰上了!多美姐姐向我打听认不认识这个人。”

说着,把信递给序瑜看。序瑜扫了一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也太不巧了,竟然能和樊多美撞上,杨冬青指不定怕樊多美将她以前的事抖搂出来,她在那边抬不起头来!”

又和爱立道:“你就如实告诉樊多美,怎么做,就是她的选择了。”

沈爱立点头,“看这意思,杨冬青怕是还知道了我和樊铎匀的关系,不然不至于在多美姐姐跟前露了行迹出来,怕是她都开始提防人家起来了。行,我现在就写信,中午就寄出去。”她想着,这种小人,还是要告诉告诉樊多美,免得不小心着了杨冬青的道。

一周以来,樊多美就收到了沈爱立的信,信封里还附着一张报纸。心里不由有些奇怪,忙打开信来看,见上面写着:

“多美姐姐,你好,来信已收到,对于你问询的问题,感到非常震惊,我想你看完这封信以后,估计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

杨冬青同志是我的前嫂子,两个月前刚和我哥哥离婚。离婚前夕,我哥在矿上出了事故,医生一开始就说,以后可能会瘸。我哥尚没有出院,俩人就在街道办开了离婚证明,当时我听她母亲的话音,大概是想回村相看一位回来探亲的军人。

你可能不认识她,她却是知道你的,你刚准备去西北的时候,她问我你家的房子出不出租,也知道我和铎匀是同学。

以上,是关于杨冬青同志的简略情况。另外还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和你分享下,我上了《汉城晚报》的报纸,特寄一份给姐姐,关于丝瓜筋的那篇。祝好!”

樊多美看完信,整个人都呆了,让她想破脑袋,她也想不出杨冬青和她是这么一层关系来。

她准弟媳的前嫂子!

缓了好一会儿,想起来爱立说她上报了,忙把那张报纸打开来看,一眼就看到了《关于丝瓜筋过滤煤灰的背后故事》,渐渐有味地看起来。

林以恒从食堂打完饭回来的时候,就见自家媳妇看着一张报纸傻笑,凑近来一看标题,好笑道:“我还当什么小说,你看得这么高兴,这不是一篇讲研究故事的吗?”

樊多美抬头,哼道:“不是,这是一篇关于我弟媳的报道。”

林以恒好奇起来,忙放下饭盒,接过来一看,等看完笑道:“小沈同志真厉害,周末还参与这机器维修七人小组,到处修机器不说,还专挑疑难杂症来搞。”

樊多美有些骄傲地道:“这以后,我再和人介绍起爱立来,就把这报纸递过去,可比我说得还齐全。”

林以恒已然习惯自家媳妇,提起这位准弟媳,就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幸好你只有一个弟弟,不然多几位弟媳,我都不知道靠哪个犄角旮旯里站。”

樊多美也不理他这飞醋,想起来,将爱立的信递给他看,“保准你吃一大惊。”

林以恒挑眉,“难不成,小沈同志要和铎匀结婚了?不然还能有什么让我吃惊的?”

樊多美冷笑一声,“你看看就知道了。”

等看完信,林以恒仍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和妻子道:“杨冬青前头那个,竟然是小沈的哥哥!”

樊多美点头,“怪不得那晚吃饭,她一见到我,就像被吓得丢了魂一样,你记得吧,我问她认不认识南华医院的人,她吓得筷子都掉了!我还奇怪,她怎么对我像又戒备又警惕的样子,我还当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原来是我准弟媳的前嫂子,还是因为这种原因离婚的,她可不得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