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3页)

他妈妈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倒下去的时候,一口饱饭都没吃上,要是就这么走了,他这一辈子心里都过不了这个坎。

没想到,他带着医生回来,就遇到了沈姨带着同事过来,不仅给她妈妈喂了补身子的药,还给他们买了米,留了钱。

十块钱,是这边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是他舅舅一家大半年来,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一半。

十块钱,够他们一家好好地过完这个月了。等天气暖和了,地里的野草又长出来了,湖面上也化冻了,他可以去抓鱼了。他知道,他们一家人都能熬下去了。

沈爱立被他突如其来的感性,搞得一懵,想着许是这孩子心思重,觉得担了她的人情,心里过意不去。

并不把这话当一回事。却不知道,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真得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很多年,在后来她遇到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她面前。用他已然稍显宽阔的肩膀,替她挡了一程风雨。

一行人回去,就帮着洗野草,又看着宋大姐将野草轻轻揉搓了下,又切得细细碎碎的,和她们笑道:“不然吃的时候,卡喉咙。”

宋春华到底去邻居家买了两个鸡蛋,打了一份野草鸡蛋汤。小亚喝了一口,就幸福得眯了眼睛,和大家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野草汤。”

从宋家出来,李婧文和爱立道:“我平时没接触过农村里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苦。这寒冬腊月的,连野草都找不到。”她今天还看到有人在那扒树皮,一层一层的,小亚还和她说:“树皮不是都能吃的,要挑里头嫩的,但是我也不喜欢吃,好难咽下去,我觉得我的喉咙都要刮破了。”

李婧文听着心里都堵得慌。

沈爱立安慰她道:“咱们国家发展很快的,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提升业务能力,为华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舔砖加瓦。”

回去以后,沈爱立发现,李婧文忽然努力了很多,也不是说她以前不努力,但是相比现在六七点去单位,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宿舍,明显是俩个状态。

三月初,爱立收到了妈妈的信,说贺之桢来信说,下周会到汉城来看她,她给俊平去了信,希望他能回来一趟。

沈爱立算了下时间,也就是这周了。一时倒有些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