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3页)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震惊了。

不说徐春风如遭雷击,他的分梳板刚刚小有进度,就是李婧文也有些讶然,她的斜向双刺辊已经搞出来雏形了,就快交由机械厂试制一台出来,看看效果。

这时候,梅同志说有可能中止进度?

沈爱立也握紧了手,担心自己能不能赶得上?她的三刺辊方案进展很好,她以为怎么样都要到年底,应该能赶得及,没想到这么快。

她能赶超历史的进度吗?

梅子湘看了一眼大家的表情,心情有些沉重地道:“我们的多刺辊试制已然很有成效,已经投产的大小双刺辊效果更为显著,我和咱们领域内的其他同志都交流过,认为大小双刺辊有推广的价值。咱们务必要集中精力,把大小双刺辊的项目给夯实.巩固,确保能够在全国投产,提高我们华国目前已有的梳棉机产量和质量。”

其他的话,梅子湘不便多说,她接手高速梳棉机的研制以来,这是第一次接到通知,说要以思想政治任务为先。即使在1958年,1960年,这些国家比较困难的时间节点,青市和东省.纺织科学院都尽量保证她们团队的正常运行。

但是现在,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散会以后,黎东生留了爱立和李婧文,和她们道:“你们也不要灰心,把正在研制的新方案资料工作做好,说不准咱们能走完这一年,大家的方案都能够得到试验和投产。现在,还是遵循梅同志的意见,集中精力抓大小双刺辊的改进,这是要往全国棉纺厂推广的,不能懈怠。”

又和爱立道:“你的三刺辊方案,也要同步进行!不瞒你们说,我觉得这个方案很好,要是能试制出来,定然能在高速梳棉机研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爱立点点头,“好,主任,我会加快进度!”

她估摸着,可能不到年底,她就能回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