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定心(第2/4页)

姜奶奶给她们介绍了一下,“蓉蓉,个高的这个是向圆圆,从云省来的,穿绿卡其布的是张仲婷,仲婷也是北省的,她说她家离汉城不远,是哪个县来着,我这记性,一下子想不起来!”

张仲婷微微笑道:“奶奶,我老家是祁县的。”

爱立笑道:“那确实不远。我们单位前几年在祁县还建了分厂。”

张仲婷怔了一下,笑问道:“姐姐是在什么单位啊?”

“汉城国棉一厂。”

听果真是国棉一厂的,张仲婷不觉往后退了两步,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那个让她十分痛苦的原生家庭,和姜奶奶道:“奶奶,我和圆圆先去知青点吃饭了,今天晚上轮到我和圆圆给村里上扫盲课,我们大概九点半左右回来,劳烦您给我们留下门。”

“哎,好,好,仲婷,今天家里杀鸡了,你和圆圆留在家里吃吧!”

“谢谢奶奶,真不用,姜同志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您一家人好好团聚才是。”说着,就像是有什么急事儿一样,忙不迭地拉着向圆圆走了。

等她们走了,姜奶奶和爱立俩人道:“都是很和气的小姑娘,就是仲婷估计在这住不了多久了。”

姜蓉蓉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啊?在城里找到工作了吗?”

姜奶奶笑道:“不是,是要结婚了,她上次回家,在汉城火车站外面,被人偷了钱包,是个小伙子给抢了回来,后来俩人一直就有通信,前段时间,那小伙子也下乡到咱们这了,就在隔壁村呢,这不,俩人就处起了对象。”

姜蓉蓉笑道:“那倒是挺有缘分的。”

出来抱干柴的姜瑶出声问道:“奶奶,先前村长家的田婶子,不是还找你给她家大壮问问仲婷的口风吗?那时候仲婷可没说她有对象了啊?”姜瑶想了一下,问口风的事,也不过是在夏天的时候,这才几个月,仲婷不光有对象,还要结婚了?

张仲婷虽在她家借住,但是她俩交集不多,平时在外面碰上,也不过是点点头的交情。

“奶奶,那男同志叫什么啊?”事情这么突然,让姜瑶不由想到她曾经差点被骗婚的经历。

姜奶奶摇头道:“这我没问,前些天你田婶子,又来让我问下仲婷对大壮的看法,我却不过情面,问了仲婷两句,才说了开头,她就说要结婚了,结婚对象还是隔壁村的知青,我就没好多问了。”

姜奶奶说完,就招呼孙女和爱立.左学武道:“饭快好了,你们快洗洗手,咱们马上就吃饭了。”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了一份小鸡炖蘑菇.一份红辣椒片拌豆腐.一份凉拌野木耳.一份野菜蛋花汤,凉菜里面加了一点点麻油,闻起来特别香,姜蓉蓉笑道:“奶奶,光这豆腐,我都能多吃半碗饭。”

姜奶奶笑道:“别的没有,辣椒片还没有的给你吃吗?等你回去的时候,奶奶给你装几瓶子带着。”

蓉蓉接话道:“爱立妈妈做的辣酱也好吃,等下回我再回来,顺便从爱立家,给您捎一瓶过来。”

姜奶奶笑呵呵地应下,劝爱立和左学武吃菜。

米饭是掺了一点米糠在里面的,有点刮嗓子。这还是爱立到这边来,第一回 吃这样的饭,但就着辣椒片和豆腐,确实很下饭。

爱立看了一眼姜瑶,见她神色如常,显然已经适应这样的生活,心里不由感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真的很大。

吃完晚饭,天就黑了。

洗漱好后,姜蓉蓉让爱立先去睡,她去找奶奶聊天。

爱立笑道:“蓉蓉姐,你不用管我,你和奶奶好几年没见,老人家肯定有好多贴心话,想和你说呢,你快去吧!”

姜蓉蓉笑笑,转身出门了。

姜奶奶正在厨房里烧着热水,这一锅是给俩个知青烧的,这样她们回来,就能直接洗漱,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姜奶奶总是力所能及地帮俩个姑娘做点事儿。

光这一份心意,就让她们比在知青点住,要舒服很多。

姜蓉蓉过来的时候,老太太刚好又往灶里塞了一些柴火,见大孙女一个人过来,出声问道:“小沈睡了?”

“睡了,奶奶。”

老太太招手让孙女坐在她旁边,摸了摸她的手,发觉比几年前粗糙了很多,不由有些心疼,面上倒是一点不显地问道:“她是那位贺同志的妹妹?”

姜蓉蓉轻轻点头,“是!”奶奶知道她在边疆的地址以后,寄给她的第一封信,就是问组织上给不给找对象儿?不然,就在家里托媒人找找看。她和爱立同龄,只不过月份比爱立大一点,今年已经是三十岁了。

她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是很罕见的了。她不想奶奶担心,就在信里提了两句她和贺哲明处对象的事儿,说他妹妹也在汉城,是他们的媒人。

老太太得到肯定的答案,不由笑眯了眼,“那她这次过来,她哥哥有没有给带什么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