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1971年元旦(第2/3页)

爱立也知道铎匀是关心她,笑道:“好,好,我明天就反映。”

铎匀有些无奈地道:“我还是觉得,你更适合搞科研,管理的事,太杂太碎,你这个人责任心又重,事无巨细地都要操心,太耗费心力了。”就是自从□□开始,轻工业领域的科研就几乎停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重新启动新项目。

爱立也想到了,她那夭折在试制阶段的三刺辊梳棉机。

扒拉了两口粥,和铎匀道:“想起来去青市参加梳棉机的试制,都像是恍然隔世一样,转眼间门四年过去了。”她默默算了一下,快得话,等到74年,应该就很多行业都开始恢复正轨了,这三年的时间门,倒是适合她生个娃出来。

11月7日晚上,月明星稀,姜家村里,姜奶奶给俩个孙女收拾好行李,又拿出两瓶辣椒片出来,“你俩都爱吃,一人带一瓶,等过年的时候回来,奶奶再给你们做新的。”

姜瑶接在手里,还是有些犹豫,“奶奶,不然我等年后再去吧?”

老太太摸了下孙女的头发,摇头道:“瑶瑶,你都是大姑娘了,可不能再任性,你妈把你的工作都安排好了,你再这么耽搁下去,不是给你妈添事儿吗?这年头,安排一份工作不容易,听奶奶的,别折腾了。”

姜瑶只好点头。

老太太又和大孙女道:“在那边,要是遇到事儿了,你们姐妹俩商量商量,别什么事都自己闷在心里头。”

姜蓉蓉笑道:“奶奶,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老太太望着她,有心想再问她和贺哲明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又怕引起大孙女的伤心事,默默叹息了一声。

这时候,张仲婷拿着一封信过来,请姐妹俩帮忙带给她妈妈。

姜蓉蓉看了一眼信上的地址,接了过来,“我去吧,这地址离爱立妈妈那比较近,我这趟过去,肯定是要去拜访一下沈姨的。”

张仲婷道谢道:“谢谢蓉姐。”

“不客气的。”又和她道:“我和瑶瑶后面就不在家了,还麻烦张同志和向同志帮忙照看下我奶奶,如果有什么事,还麻烦你们帮忙告诉我们一声,等我在汉城安定下来,就把地址寄回来。”

张仲婷应道:“蓉姐,你放心,姜奶奶也很照顾我们,有什么事我就给你拍电报。”

两边聊了两句,张仲婷就从主屋辞了出来,没想到刚到院子里,知青点的李学兵给她送来了一封信,“仲婷,曹诚给你的。”

张仲婷犹疑了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来。

李学兵想劝慰她两句,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只道了一句:“他家里管得比较紧,你别多想。”

“好,谢谢!”

李学兵望了她一眼,见她面色如常,也就没有多说。

张仲婷这才看了一眼信封,上面写着“张仲婷收”。撕开了信封,发现信倒不是很长,只有一页纸。

“仲婷,首先我应该向你道歉,这段感情是由我而起,没想到也由我而结束,对于给你带来的痛苦和难堪,我深表歉意。

我告诉你,我叔叔是汉城出版社的社长,我们婚后,他可以给你在印刷厂或者出版社安排一份工作。却并没有告诉你,我叔叔曾经被打成右`派,我们家经历了非常艰难.晦暗的一段岁月。

那段经历,让我不敢再行差踏错一步。

至于我和秦勉如的关系,是我苦追的她不假,但我总感觉,她喜欢的人不是我,而是像透过我,在看谁一样。所以我选择终止了这段感情。

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恳请你原谅我的懦弱,只是想告诉你,我对你的感情是真挚.诚恳的,并不曾有欺骗和亵玩的心思。希望若干年后,你偶然回忆起这一段往事,不至于对人性有幻灭感。

祝你未来的路,步步平坦,一路顺遂!”

落款是“曹诚”。

刚认识的时候,他说他叫“曹诚”,后来他让她喊“诚哥”,俩人有段时间门的信件往来,落款皆是“你的同志”“你的诚哥”一类,没想到这最后一封信,他又是“曹诚”了。

张仲婷看完信后,一时有些迷惘,向圆圆看她在愣神,过来问她,“怎么了?”

俩人自来交心,张仲婷也没瞒她,“曹诚托李学兵给我带了一封信。”

向圆圆“哼”了一声,“他怎么还有脸,一个自私的懦夫而已。”

张仲婷摇摇头,“不能这样说,圆圆,如果我站在他的立场,我未必不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就比如,如果我有机会选择,我会愿意出生在现在的家庭里吗?肯定是不愿意的,我是没得选择,而他是可以选择的。”

张仲婷朦朦胧胧地感觉,俩人走到这一步,不是她的错,也不是他的错,是时代注定了他们无法走到一起。

以前都说“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是到她们这里,似乎一切都在为政治上的前途而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