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番外三宋岩生篇(全文完)(第3/4页)

她好说歹说,才把人哄走。

杨冬青想起这摊子事,心里都烦躁得很,但是这个饭店是她冒了很大风险搞投机倒把攒钱开的,目前生意还挺好,她无论如何得把房租.养猪场的钱和厨师们的工钱给筹起来。

宋岩生这边,一直到在国营饭店里坐下,余小玲才笑问道:“我刚才看你和那女老板俩,似乎以前关系不错,你怎么不愿意进去叙旧?”

宋岩生摇头道:“中学同学而已。”

余小玲揶揄道:“不值吧?我看你看到‘冬青酒家’几个字,可是愣了好一会儿神。难道不是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宋岩生苦笑道:“可算不得什么美好时光。”把他和杨冬青一起搞投机倒把,最后进了农场劳改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余小玲听他说完,皱眉问道:“你当时那样仗义,出来以后,她没有什么表示吗?”

宋岩生想了下,算有的吧?

1976年,他曾经在镇上的供销社门口遇到过她,她向他道谢,说当年如果不是他抗下来,她可能那次也跟着进去了。

他摇头道:“本来就说好,你只负责出钱的,其他的都我来,就是出事,也和你没有关系。”只是,他一直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他出事以后,她仍旧还要走这条道?

心里怎么想的,他就问了出来。

就听杨冬青道:“可能是利润太大,也可能是前次你把我保护得太好,让我有些放松警惕。”

他又问她:“你后面有什么打算?”

杨冬青苦笑道:“暂时没有什么打算,也不准备结婚嫁人了,我这个人大概没有安稳的命。”又问他:“岩生,我听说你现在在家种地,要不要再……”

她没有说完,他就听出了她的话音,忙打断了她,“对不住,想起来家里还有急事,先走一步。”

当时他妹妹在上大学,妹夫也有正经的工作,他无论如何不会再走上那条道,给家人带来隐患。

后来他听妹妹说起,在县城里看到杨冬青和一个妇人吵架,那妇人话里话外,觉得她和自己爱人有首尾。他当时只觉得怪异,毕竟杨冬青自己说,她不会再嫁人了。

他正纳闷着,就见妹妹一脸严肃和警惕地和他道:“哥,别的事我不管,杨冬青的事,你是再不准插手的,你当年可够对得起她了,她是怎么做的?再者,她和沈家也有一笔烂账,我和这个人是无论如何不会进一个门的。”

他当时问岩菲道:“你不会怀疑我对杨冬青有什么想法吧?”

岩菲瞪着他道:“难道不是吗?你当年可是宁愿多判几年,也没有把她供出来。”

他当时避重就轻地回妹妹道:“她当时只负责出钱,其他的事都是我在负责,如果被逮到,也是我不小心造成的纰漏,我怎么好把她攀扯出来?”

妹妹一语中的地道:“哥,她对对你有什么恩情吗?本就是一起做生意,风险难道不是共担吗?不过,她是怎么做到,事后那样理所当然的?”

他当时没有再和妹妹争辩,因为他想起,十多年前,他其实是有几分喜欢杨冬青的。

但是,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杨冬青结婚,他自然而然打消了念头。

妹妹又提醒他道:“哥,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想法,以后我希望你和这个人最多保持在同学的距离之内。我想象不出,我和爱立.杨冬青待一块的场景。”

他先前只认为,是妹妹对杨冬青有偏见,但是她提到了沈家,事情又不一样了。

父母说,他在农场的那几年,沈家对他们一家照顾颇多,就是远在青市的姑姑,当年如果不是岩菲的小姑子帮忙搭了手,怕是一家人早就饿死了。他起初还觉得父母的说辞有些夸张,无亲无故的俩个人,就算沈爱立有些好心,对姑姑一家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直到1974年,沈爱立的孩子被偷走,是表弟左学武带着俩个朋友帮忙抢回来的,他起初也以为只是偶然.碰巧,直到后来学武私下和他说,汉城解放西路那一带有特务,和他一起的张哥早就隐隐绰绰知道一点,但是不知道是谁。

那天,那个女同志抱着庆庆去了解放西路,他们就猜到可能和特务有关系,他们抢人的时候,特别怕有人在暗地里给他们放冷枪。但是这些,学武并没有和沈爱立夫妻俩说,学武告诉他:“哥,那一年如果不是爱立姐,我妈可能命都没了。我妈要是走了,我一个半大小子,偷也能填饱肚子,可我妹妹怎么办呢?她当时才六岁。”

不仅是学武不敢想象,连他也不敢想象,如果姑姑真的出了事,学武和亚亚流离失所,他出来以后,会怎么痛恨自己?因为他的无能.贪心,造成了家人的悲剧。他要是老老实实在家种地,一家人的生活至少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