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公主为储君,是陛下之福,江山之福,百姓之福。(第4/5页)

他许吕雉废太子是因为他觉得鲁元根本不会打仗,对于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当然什么承诺都能许,可当鲁元做到了,他便傻眼了,女子为储君这个先河不能开,哪怕开,也不能从他这一代开。

古往今来夺嫡之惨烈他难道不知?

若是女子也能为储君,那便意味着他后世子孙不仅要与兄弟争,更要与自己的姐妹姑母争,甚至自己的母亲争,如此一来,大汉王朝便会耗于内斗,再无向外扩张的雄心壮志。

他不反对鲁元为储君。

但这个储君,要等他死了之后才能当。

有能力之人别人不给,自己也能夺过来。

但无能力之人天生便有继承权,那才是真正的为祸江山社稷!

“我再过几日就要出兵匈奴了,我一把年龄去打仗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孩子!”

“你倒好,一天不气我,你就闲不住。”

“真把我气死了,谁替你打匈奴?!”

“陛下在强词夺理的事情上一向天赋异禀。”

吕雉靠在引枕,左手撑着脸,连吵架都不想与刘邦认真吵,“当初是陛下亲口承诺,只要鲁元能荡平南越,便废太子,若鲁元能横扫匈奴,便立为皇太女。”

“陛下之语尤言在耳,可如今鲁元打下了南越,陛下反倒不认了。”

吕雉嗤笑,“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至于陛下打匈奴,是,陛下一把年龄仍要远征,的确为国为民劳心劳力。”

“可这并不是为我和我的孩子,而是泽福后代子孙。”

“他日无论谁登基为帝,都会感恩陛下征讨匈奴之情,又怎能狭义说是为了我和我的孩子?”

“……”

刘邦被噎得一窒。

——这人简直是上天派来克他的!

“陛下,诏书我已提前写好。”

吕雉抽出早就准备好的诏书,着审食其递给刘邦,“废了太子,我才能安心替你坐镇后方。”

“若不然,长安城中有彭越,英布不日便也将回来,这群人个个能征善战,在军中颇有威望。”

吕雉笑眯眯,不像是威胁,倒像是与刘邦论起夫妻情深,“一个弹压不住,陛下的心血便会付之东流。”

“我与陛下是多年夫妻,怎舍得见陛下沦落到那种地步?”

“所以陛下还是让我心安一些为好。”

“这个好说,我不去打匈奴了!”

刘邦脾气上来,咬死不松口,“匈奴谁爱打谁打,我不管了!”

“如此,便叫英布去吧。”

吕雉好不意外刘邦破罐子破摔,“只是他刚平南越,功劳极高,若再灭匈奴,岂不是下一个淮阴侯?”

“我已杀一个淮阴侯,若再杀第二个,只怕军心不稳民心生怨啊。”

刘邦:“……”

“当然,陛下也可说匈奴不急于一时,大可留给子孙后代来解决。”

吕雉封死刘邦的后路,“只是再过个十年八年,英布仍是当打之年,而那时的天子,若是我还好,若是年幼者,如何压得住功高盖主的英布?”

刘邦气结,“你不必威胁我!”

“大不了我死之前把这群人全部带走!”

陈平:“……”

——这群人包括他吗?!

“陛下息怒!”

陈平不沉默了,拱手便拜刘邦,“陛下为九州天子,当为天下百姓着想。”

“冒顿单于乃一代雄主,假以时日,他必能一统北方诸国,建立一个不弱于大汉王朝的国度。”

“可北方苦寒,如何能比中原之地的富庶?他又狼子野心,早就觊觎中原之地,必会挥师南下,掠夺我大汉江山。”

“陛下此时不除他,便是养虎为患,遗祸无穷。”

陈平苦口婆心,恨不得把自己的心剖给刘邦看。

“你也闭嘴!”

刘邦回头骂陈平,“朕与冒顿修秦晋之好,他不可能大举入侵我大汉疆土!”

【说起能征善战之将,便不得不提一嘴由大汉王朝开启的和亲政策。】

天音一出,刘邦陡然紧张。

——怎么,这个政策难道不行?

【作为一个马背上得江山的草莽皇帝,刘邦的打仗能力绝对没得说,所以当匈奴屡次骚扰边境时,这位皇帝坐不住了,项羽韩信已死,我就是天下无敌,还会怕你一个小小的匈奴?】

【于是刘邦非常自信地出征了。】

【然后结果都知道,白登之围,和亲政策。】

刘邦:“……”

这种丢人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彭越抚掌大笑,“对!就讲这个!”

“我可太爱听了!”

韩信轻嗤,“哼,我怎会轻易为人所杀?”

——不仅没死,还活得好好的。

甚至未来还能恶心一把刘邦,让刘邦死不瞑目,追悔莫及。

“嗐,这是陛下没带我。”

南越已平,略留些副将驻守,英布主力与鲁元和兵一处,此时正在往长安赶,听到天幕的话,便忍不住埋汰刘邦知人不善用,“要是带上了我,我能让陛下有白登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