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他的女儿竟然瞒着他跟韩信私通!(第3/4页)

刘邦心里闷了一口气,抬手摘了鲁元鬂间红梅。

红梅本是挽着她的发,被他一摘,她鬂间便有几缕青丝垂下来,端庄温厚顷刻间变了味道。

鲁元抬眼看着被刘邦拿在手里的梅枝。

那是韩信天不亮便偷偷去园子里折下来的,说是很衬她,让她看看这枝红梅,便知道外面的景致了。

而现在,梅枝被父皇捏在手里,大抵是习武之人力气重,他捏着梅枝,震得为数不多的几朵花又落了几瓣,越发显得可怜兮兮。

——父皇已经猜到她与韩信的关系。

鲁元睫毛微动,“父皇喜欢红梅?”

“父皇不喜欢红梅。”

刘邦没有好气,“父皇喜欢不惹父皇生气的皇太女。”

鲁元一脸无辜,“我何时惹了父皇?”

“请父皇明示,我一定改。”

改个屁!

看着温温柔柔弱不经风的,实际上胆子比谁都大。

——韩信那种一身反骨的人也是她能招惹的?!

床榻旁便是小秤,刘邦往后挪了半步,捏着梅枝坐在小秤上,“你知道淮阴侯吗?”

藏在帘子后的韩信心头一跳。

——刘邦难道已经猜到他与鲁元的关系?

不能吧!

他俩明明从外界来看没有丁点关系!

“知道。”

鲁元眼睛一眨不眨,“此人心高气傲,一身反骨,已被母后诛杀于钟室之中。”

“……”

编!接着编!

“不是这个。”

刘邦掀了掀眼皮,“你对他印象怎么样?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吗?”

“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

鲁元思索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不记得?”

刘邦懒得拆穿她。

——他也是那一次才发现,他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但发现也没用。

为了拉拢人心,他一样把她嫁给年龄足足大她一倍的张敖。

刘邦拿着梅枝敲着鲁元床榻,“你不记得,我便跟你说。”

“是他按兵不动,逼封他为王才肯发兵。”

“也是他言而无信,害得我对阵项羽大败而归。”

帘子后的韩信面无表情。

哦,他这个臣子当得一塌糊涂。

——只差把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写在脸上。

“也是他,害得你被我踹下马车。”

刘邦斜了一眼鲁元,“若不是夏侯婴,你现在早已是死人一个。”

韩信:“!!!”

这事是他造成的???

认真想了好一会儿,想起来了——

是有那么一回事,刘邦让他合围项羽,但那时他挟持封王让刘邦对他颇为不满,项羽又派人来游说他,让他放弃刘邦转投项羽,若他来投,项羽必封王以待①。

项羽开出来的条件比刘邦好太多,但他没有背叛刘邦。

他告诉那个人,有人在你没衣服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给你,在你没饭吃的时候把自己的饭给你,对你言听计从封你大将军,你这人但凡有点良心便该以死相报②。

——他拒绝了项羽的游说。

但蒯彻说的也的确有道理,他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归楚,楚人不信他;归汉,汉人畏惧他,世界之大,却无他的容身之地③。

所以他没有投项羽,也没有增援刘邦,自己领兵在外,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一仗刘邦败得的确很狼狈,吕雉被项羽抓去做俘虏,只有刘邦带着一双儿女逃了出来,至于逃亡之路发生了什么,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事情。

而他自与鲁元在一起,鲁元从未与他提过这件事,作为一个从前同样狼狈的人,他不喜旁人提前他以前的艰难事,以己度人,故他从不在鲁元面前提前鲁元的事情。

但,鲁元险些丧命,竟是因为他的缘故?

韩信呼吸微微一滞,手指紧紧捻着衣袖。

鲁元眼睑微动。

“想起来了?”

刘邦挑眉。

“恩。”

鲁元轻轻应了一声,面上没有太大反应,“想起来了,似乎是淮阴侯的缘故。”

“可也不单是他的缘故,父皇——”

“这种事儿你都护着他?!”

刘邦气不打一处来,“你差点死你知道吗!”

“我要是你,我见了韩信我就宰了那小子!”

“可父皇不一样没杀他?”

鲁元抬头看刘邦,“直到母后动手,他才死于钟室之中。”

刘邦噎了一下。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那会儿是汉王,现在是皇帝,肯定以江山社稷为先,哪能把私人恩怨摆在前面?

但鲁元就不同了,当时是个孱弱少女,现在是个皇太女……等等,皇太女?

刘邦心思一动,抬眼看鲁元。

鲁元长得像吕雉,但又不太像,眉眼不凌厉,气质也温润,是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舒服,她总是习惯性对他说好,答应他说的一切,以至于让他觉得她与刘盈差不多,同样的懦弱,同样的没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