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武则天(第2/4页)

不过是当年先帝想让天后摄政被群臣劝了回去,所以天后名义上只是辅政而非摄政,但实际上朝政大事早已落于天后之手。

而天后也的确将将国家治理得不错,再加上太子并非明君之相,所以先帝在临终之际才有那么一句话——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宗亲硬生生把按捺不住的叫骂憋回去,搜肠刮肚换了一番说辞,“先帝的确说过这样的话。”

“但先帝只是将朝政托付天后,并未让天后篡夺李唐江山!”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这句话堪称与天后撕破脸。

可转念一想,未来的天后都篡位登基了,还有什么撕破脸不撕破脸的?

天后压根就没打算给李唐皇室脸。

要不然也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举。

短暂安静之后,宗室朝臣七嘴八舌,“天后此举,叫圣人如何瞑目?”

“圣人待天后不薄,天后怎能如何伤圣人之心?”

“天后,趁现在还来得及,您当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啊!”

“古往今来,皇帝皆由男人来担任。您非李姓之后,更是女人,如何能坐得了九州天下?”

“是啊,天后,这不是您该做的事情。”

“先帝在世时,让您参政,让您二圣临朝,打破常规让您与他共商朝政。”

“此等恩典,古往今来从未有之,您怎能忘恩负义夺了先帝的江山呢?”

朝臣宗室们你一眼我一语,试图劝天后打消称帝的念头。

他们的话天后似乎听进去了,又似乎没有听进去,她从天幕处收回视线,凌厉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看到他们或期盼或者热烈的眼神,她眉梢轻挑,忽而便笑了起来。

“你们这群人真有意思。”

天后声音不急不缓,“方才还说天幕是乱象,是妖道所为,让金吾卫去查个清楚,给天下一个交代。”

“但转眼之间,天幕便是预知未来,是字字句句说的都是江山社稷。”

“此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语,你们叫我信哪个?”

朝臣宗室脸色微变。

——遭了,他们太急了,导致自乱阵脚完全被天后拿捏。

若是方才他们咬死天幕是乱象,他们便能以查清乱象的方式进言天后,说乱象不可取,更不可信,让天后不要听乱象的胡言乱语。

但现在,他们的话做实天幕的确在预警,未来的天后会登基,武周取代李唐,天象如此,天后又怎会不取?

“是乱象!”

反应快的朝臣立刻改说辞,“此等乱象断然不可信!”

“天后,您当立刻降旨,查清乱象,还天下一个清楚!”

“不错,是乱象!”

“是妖道在妖言惑众!”

一人开口,其他人连忙附和。

“确定是乱象?”

天后挑眉。

“是!是乱象!”

“请天后降旨彻查!”

天后微拢衣袖,“既如此,便派人查看一番也无妨。”

朝臣宗亲们稍稍松了口气。

——不幸中的万幸,先帝尸骨未寒,尚未下葬,天后看在与先帝的过往情意上愿意有那么一丢丢的良心,将称帝的事情往后放一放。

只要愿意放一放,他们便有机会拱卫李唐江山。

若是天灾人祸不断,又奉圣人昏聩无能,天有异象再振臂一呼,新朝取代旧朝便是世间问题。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是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太宗皇帝更是四夷宾服民心所向的存在,天后又只是一个女人,哪怕有天象预警,也很难颠覆李唐江山。

不急,时间在他们。

朝臣宗亲们这般想着,抬手擦了把额头冷汗。

但下一刻,天后的话让他们不止额头生冷汗,整个人更是因为这句话而为之一颤——

“若天幕并非妖道所为,而是预知后事,众卿又如何?”

天后目光划过殿内所有文臣武将,缓缓问出直击众人心脏的一句话。

殿内陡然陷入安静。

【当然,称帝的事情都是后话了。】

【言归正传,咱们现在从头开始聊女皇。】

天幕之上,出现一张少女时期的天后的脸。

那时的天后还不似这般凌厉迫人,青涩又天真,但眉眼中有着普通少女所没有坚毅野心。

——那是一张初生为人对世间带着点好奇但同时又野心勃勃的一张脸。

【关于武皇的名字,有很多人提出质疑,说武皇本名应该叫武华,证据是武皇上位时好多关于华的地方都改名字了,避尊者讳嘛。】

天幕之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带着华的地名,华被划掉,改成其他字。

【但是不管她之前叫武华还是武珝,在进宫之后,她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字——】

【武媚。】

天后长眉微动。

——武媚?

好久不曾听到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