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武则天(第2/4页)

周围人都在哭,可皇后没有哭,只有水色她眼底蕴着,一遍一遍洗着她的墨色眼珠。

“媚娘。”

李治对武皇后伸出手,他的皇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被她的手握着,他的气息才不那么浑浊粗重,“我先走了。”

武皇后心中一痛,手指微微收紧。

李治拍了拍她的手,似在安慰,“我走之后,不必铺张浪费,停灵七天便可。”

“显儿是大唐的太子,让他在我灵柩前就位。”

“只是显儿到底年轻,才能远不及你。”

说起自己的太子,李治叹了口气,显然十分忧心。

武皇后强韧悲痛,抬手一挥。

顾命大臣们会意,连忙撩袍上前,“圣人,臣在。”

李治这才缓缓开口,沙哑着声音道,“军政之事若有不决之事,由天后裁决①。”

天幕之下,朝臣们又一次经历李治的崩逝,无不悲恸出声,“圣人!”

李显声音哽咽,“阿耶走了。”

“是的,阿耶走了。”

韦香儿伸出手,把李显揽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但是三郎,你还有我。”

“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婉儿,我没有阿耶了。”

太平再度红了眼眶,一头扎在上官婉儿怀里,“再也没有阿耶了!”

——那个会逗她宠她永远耐心对她的阿耶,再也没有了。

上官婉儿轻抚着太平有些松散的鬓发,温柔出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纵然贵为九州之主的圣人也难逃这一遭。”

“但是生活不会因为谁的离去而停止不前。”

“生活在继续,我们的路,也在继续。”

“我知道。”

太平吸了吸鼻子,“我们的路还在继续,只是阿耶的路结束了。”

“但是我会替阿耶陪阿娘走下去的。”

太平从婉儿怀里抬起头,眼睛泪汪汪,但声音无比坚定,“我不会叫阿娘独自面对这一切的。”

“阿耶崩了。”

李旦至今都不敢相信这件事。

当天幕再一次上演阿耶崩逝的场景,他仍有一种梦境般的不真实。

“阿耶才五十六。”

“他怎么就……”

他的话说不下去。

有东西落在他肩头。

温柔的女声在他身边响起,“四郎,天寒地冻,当心身体。”

李旦这才回神,看给自己披上狐皮大氅的王妃。

他与三兄不同,三兄喜欢明艳娇俏的女子,他不喜欢,他更喜欢温婉贴心的女子。

阿耶阿娘知他心中所想,便给他娶了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纳了润州刺史的女儿,尚书左仆射的侄女。这些女人个个柔情似水,总能在他悲痛之时抚平他内心的痛苦。

“你也是。”

李旦擦了擦眼泪,抬手给王妃刘氏整了整衣襟,“这两日降有瑞雪,你身子骨弱,又畏冷,记得多加几件衣服。”

【永淳二年,李治改元弘道元年,在东都贞观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这位继承太宗皇帝遗志,将大唐推向一个新的盛世的皇帝,永远离开了他无限眷恋的天下与武皇。】

【而他的临终遗言,军政大事问天后,让未来的武皇名正言顺临朝称制,甚至更进一步——问鼎九五。】

【因为这是李治的遗诏,来自于上任天子的钦定,朝臣效忠李唐,便要尊天子之命,所以当武皇搬出这道遗诏时,便能堵住大多数朝臣的嘴。】

【你看,并非我想弄权,而是天子把江山托付于我,我若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才是辜负了天子对我的重托。】

天幕之上,李显登基为帝,在他的身后,是天后在听政。

年轻的天子似乎并不喜欢明明已位尊九五,却仍被自己的母亲所掌控,面上有些不耐烦,敷衍着抬起手,让文臣武将们起身入座。

而他身后的天后浸染朝政数十年之久,自然能感觉到他的态度,眼皮微微一抬,与下首的丞相裴炎视线相接,裴炎颔首,心里已有注意。

天幕之下,韦香儿瞬间顾不得安慰李显了,“三郎,别伤心了,快看天幕!”

“阿娘好像对你有些不满,已经与裴丞相达成眸中协议。”

“啊?阿娘对我不满?”

李显泪眼朦胧抬起头,入目的是天后与裴炎视线交接的那一幕。

“不能吧?”

“阿娘难道还能把我废了?”

像是在回答他的话,天幕之上,徐徐传来女子声音——

【但这道诏令并非万能,只有在皇帝着实拉胯时才能使用,要不然也师出无名不是?】

【而已经崩逝的唐高宗李治,在这件事情上又一次坑了自己亲儿子一。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在立太子之后都会培养太子的势力,但李治不知道是不是对玄武门有阴影,他从始至终没有培养李显的势力,直接导致李显势单力孤,登基之后是光杆司令一个,朝政大权完全被武皇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