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武则天(第4/4页)

号角吹响,吐蕃败北,武周旌旗扬在烈烈风里。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

——收回来就好。

无论是李唐还是武周,安西四镇都是他们的领土,哪能被吐蕃所占领?

国土寸土不能让,否则便是历史的罪人。

在收复安西四镇的事情上,天后做得很好。

而与天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打着恢复李唐统治的李唐宗室们的四处反叛。

如果不是他们,吐蕃便不会有机会趁虚而入,边疆百姓不会惨遭屠戮,边疆将士们更不会无端牺牲。

理智告诉他们,宗室们造反没有错。

可情感又告诉他们,这些造反是毫无意义的,除了妄造杀孽,给蛮夷们可乘之机外,不会有任何改变。

生平第一次,他们开始思考是李唐还是武周。

——如果李唐皇帝能力不行,而天后能力出类拔萃的情况下,那么武周取代李唐,似乎也不是那么十恶不赦,让人接受不了。

而此时的朝臣,也因天幕的话陷入沉思——

是李唐还是武周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当李唐与武周陷入内乱,其结果必然是外族大举入侵,边疆百姓死伤无数,既然如此,他们究竟在纠结什么?

与此同时,天后缓缓睁开眼。

——是时候了。

“更衣。”

她平静吩咐宫人。

宫人们小跑着取来衣服,不是天后朝服,更不是她平日里穿的衣服,而是——天子衮服!

作者有话说:

天·武曌·后:不装了,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很多人拿武皇丢失领土黑武皇,说武皇是大唐版的完颜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是有一说一,人家最后都打回来了,真正的实绩在手,笑看疯狗~

①:《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垂拱二年,骨咄禄又寇朔、代等州,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总管,与副将中郎将蒲英节率兵赴援,行至忻州,与贼战,大败,死者五千余人。三年,骨咄禄及元珍又寇昌平,诏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击却之。其年八月,又寇朔州,复以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击贼于黄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余里,贼众遂散走碛北。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又率精兵一万三千人出塞穷追,反为骨咄禄所败,全军尽没,宝璧轻骑遁归。

②:《旧唐书·本纪·卷六》: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 碎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