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安乐公主(第2/3页)

【韦后只做了五十五天的皇后,上面还有武皇这么厉害强势的婆婆,让她根本来不及积攒自己的人脉,就要陪李显在流放之地一待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后,她终于熬出头,但这个时候的武皇先有酷吏又有张氏兄弟,她依旧没有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哪怕百般小心,自己唯一的儿子却依旧死在宫斗夺嫡之中。】

天幕之上,韦后抱着李重润的尸首,神色麻木,一句话也没有。

【四年后,她再次熬出头,李显兵变,逼武皇退位,她终于能扬眉吐气,成为万里江山的皇后。】

【尽管这个时候有五位权臣威胁皇权,李旦与太平尾大难甩,但对比她之前的日子,现在的她简直生活在天堂。】

【所以这个时候她大刀阔斧与李显一起打压权臣,培养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

【所以后来的我们在史书上看到韦后任人唯亲,排除异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后。】

【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她成功了,后面继位的是她的骨血,那么她的这些行为便是重肃朝纲,再铸李唐君主的威严,是英明之主该有的杀伐果决。】

【但她失败了,所以所有脏水泼在她身上,她是跳梁小丑,是目光短视,是构陷忠良。】

“三郎这是要去哪?”

武崇训缓缓勒马,从卫士身后走出,视线落在李隆基身上。

李隆基凤目轻眯,环视武崇训身边卫士。

大抵是来得匆忙,男人带的卫士并不多,与仓皇出逃的他不相上下,于是他眉梢轻挑,笑了起来,“二郎,本王乃是相王第三子,武皇亲封的临淄王,本王要去哪,难道还需要向你汇报?”

“自然不需要向我汇报。”

武崇训拇指推开腰侧佩剑,“没有诏令却私自出京,难道要学琅琊王越王他们那般,举兵谋反?”

剑气划过长空。

剑锋指向被亲卫簇拥着的李隆基。

武崇训缓缓抬眉,视线与李隆基相撞,“临淄王谋逆作乱,罪不容诛!”

“武皇有旨,斩其头颅,高悬南市!”

“武崇训,你好大的胆子!”

李隆基勃然大怒,“竟敢假传圣旨!”

“动手!”

“杀——”

【言归正传,我们再将视线转回韦后身上,然后我们就会发现,韦后这个人着实有些晦气在身上。】

【正当她热火朝天给提高所有公主待遇,给安乐公主铺路的时候,李显死了,死得突然而又蹊跷,这个时候的她满打满算在皇后的位置上才做了五年,根基完全不稳。】

【对比她的婆婆武皇,我们就能发现她的根基有多浅薄——】

【武皇650年再次入宫,655年得封皇后,这个时候的武皇便与李治一同参与朝政,其中李治亲舅长孙无忌的被流放就有她的参与。】

【660年武皇与李治二圣临朝,683年12月李治驾崩,684年正月李显登基,同年二月李显被废,立李旦为傀儡皇帝,开启自己临朝称制的岁月。】

【690年女皇登基,698年立李显为皇太子,705年政变退位。】

【我们哪怕从忽略武皇前期的参政岁月,从二圣临朝开始算,二圣临朝22年,临朝称制17年,加在一起就是39年,在登基为帝之前,她已经有39年的掌权岁月,就这还不算她早期与李治一同掌政的岁月,如果连那10年都算上,那就是在登基之前她已经有了49年的铺垫,是韦后的十倍。】

【武皇有49年的积累与铺垫,有李治的临终遗言,给她的掌权背书,哪怕死了俩儿子还有俩儿子供她折腾。】

【我们再看韦后,满打满算只有五年的掌权时间,李显倒是跟她一条心,但是死得突然而诡异,话都没留下一句。而唯一的儿子呢,早就被武皇噶了,李显的其他儿子不是搞死她儿子的凶手,就是想搞死她和她女儿,这种情况下,她拿什么跟武皇比?】

【根基不稳,老公早死,没有儿子,所以现在也有一个说法,是韦后李显被李隆基吃了绝户。】

【在宗族制的封建男权社会,没有儿子,就意味着自己的家业会被在男主人百年之后拱手相送,所以这也是李隆基能宫变得如此顺利,后面又轻而易举掌控朝堂的一个原因之一。】

【韦后已是绝户,无论她落得什么下场,都不会有后人为她鸣不平。】

【当然,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背刺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这两个人哪怕不帮韦后,而是中立状态,韦后与安乐的下场都不会这么惨。】

“你说我只看到三郎与四郎,而看不到二娘。”

武皇淡淡看着上官婉儿,神色不悲不喜,“那么二娘,又为储君之位做过什么努力?”

“三思承嗣针对四郎时,二娘护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