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刘娥(第2/4页)

狄青眼皮狠狠一跳。

——他也在担心这件事。

曹玮抬手掐了下眉心。

他比狄青年长三十多岁,历经太宗真宗两朝,算上太后执政的这些年,他已是三朝老臣,若非大宋重文轻武极度打压武将,他这样的家世又这样的战功,必会成为一手遮天的权臣。

可正是因为武将在大宋不得重用,又因为士大夫们党争夺权,他这位武将成为党争的最大受害者,明明战功卓越,却一贬再贬,最惨的时候被贬到流放地,过着茹毛饮血的蛮夷生活。

多年的官海沉浮让他太清楚执政者对政局的影响,若是在平时,执政者左右不定,民生政策便会随之改变,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给盛世太平画上短促的休止符。

对于延绵百年的王朝来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能保证一个朝代永远是圣明天子?

纵是明君频出的西汉,也有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所以执政者的政策改变,肯定会对王朝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不足以让大宋从现在的太平盛世顷刻间便走到王朝末年。

可战时便不一样了。

执政者发出的每道命令都关系着成千上万位将士的生死,更有甚者,会左右战局的成败,而一场战局的成败,也会关乎到这个国家的命运,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孱弱被欺负的大宋达成汉唐的成就,从此傲立于世界之巅,还是一蹶不振,甚至让辽人挥师南下,让靖康之耻提前到来?

曹玮心里乱得很,“无论是太后废管家另立新君,还是对官家做出让步,都会让朝政陷入动荡。”

“而汴京一旦动荡,而前线的军心则必然不稳,粮草辎重都会被影响。”

“尚未开战,便后院起火士气大跌,这可是兵家大忌!”

“大军开拔在即,我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出后院起火的事情来,让大娘娘分心,更让前线将士军心不稳。”

赵祯揪着衣袖,垂眸拒绝小宫人劝他去问大娘娘的事情。

小宫人有些闹不清赵祯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可是官家这样闷在心里也不是法子啊!”

“依奴婢来看,官家还是早些与大娘娘说开为好,大娘娘心地纯善,未必会做出伤害官家亲生母亲的事情来。”

“大娘娘的确善良,可这件事跟其他事情不一样。”

赵祯摇了摇头,再次拒绝小宫人的提议,自己琢磨天幕的话,“李妃,我生母姓李,父皇——”

赵祯声音微微一顿。

片刻后,他猛地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想起来了,父皇的确有李姓妃子,但这位娘娘是大娘娘追封的宸妃,而非父皇在世时封的。”

“去岁病重时被大娘娘封为宸妃的那位娘娘,你可还记得?”

赵祯问小宫人。

小宫人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记得。”

“可惜这位娘娘命薄,刚被太后娘娘封为宸妃,第二日便薨了。”

“对。”

想起生母,赵祯声音有些低沉,“当时我还纳闷,这位娘娘并不得父皇宠爱,哪怕曾为父皇诞下一位公主,也不过被封为才人罢了。”

“后来小公主夭折,父皇在大娘娘的劝说下封这位娘娘为婉仪,再后来是顺容。”

“这般不被父皇所宠爱的一个人,大娘娘何必在她病重时将她封为宸妃?”

“而今看来,是因为她是我的生母。”

赵祯吸了吸鼻子,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不错,她的确是你的生母。”

廊下传来刘娥的声音。

赵祯心头一跳,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勉强挤出一丝笑,起身去迎刘娥,“大娘娘,您怎么过来了?”

“来看看你。”

刘娥瞧了一眼赵祯微红的眼眶,“我一直在等你来问我,谁曾想你一直不来,我便只好来寻你。”

刘娥开门见山,赵祯想起自己从未相认的生母,声音有些哽咽,“大娘娘,以前的事情过去便过去了,您不必再向我解释,我都明白的。”

“您虽将我从生母身边抱走,可您视我亲子,对我敦敦教导循循善诱,纵然生母在我身边,只怕也未必能做到您这种程度。”

【毫无疑问,作为诡计多端的反派,咱们的刘姐用一张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李妃所生的儿子,并命令宫女寇珠勒死太子。】

【寇珠不忍,偷偷把太子交给真宗的心腹太监陈林,陈林把太子藏在食盒里,送给八大王养在膝下。】

【李妃生下妖孽,被真宗打入冷宫,而刘妃则成功诞下太子,被封为皇后。】

【但刘妃生的太子没过几年便夭折了,真宗无法,只得抱养八大王的孩子作为嗣子,而抱养的这个孩子,便是当初被送走的李妃之子。】

天幕之上,八大王给狄娘娘使了个眼色,狄娘娘会意,着人将李妃之子领到真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