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平阳昭公主6(第3/4页)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生而尊贵,有人潦草一生。

生而尊贵的人生来便得到更多的偏爱,潦草一生的困居一方小院蹉跎终生。

世界就是这么一个世界,规则就是这样的规则。

她不喜欢,便由她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与规则。

是夜,李琼华动员三军。

背井离乡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跟随她去一个她们完全陌生的地方,她对麾下士兵并不抱有太高的期望,七万人马,有一万人愿意跟她走,便是她身为主将的成功。

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支由她一手创建的娘子军,竟有大半人愿意随她到任何地方。

甚至不止娘子军,前来投奔她的关中女子不计其数,她们热切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希望。

“娘子,我们愿意跟你走!”

“什么背井离乡,我们不在乎!”

“一个容不下我们的地方,算什么家乡?!”

追随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她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不计其数的女郎,突然发现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厌倦了这个该死的世界。

——这个明明由女子孕育而出却又狠狠将女子踩在脚下的地方。

“我们一起走。”

李琼华朗声开口,“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度!”

是夜,李琼华放弃镇守数月的关中之地,一路向西进发。

路上并不好走,但追随她的人却越来越多,有只身一人前来投奔,有拖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前来求她们救命,她似乎成为挣扎在人间炼狱之中的女人心头的一盏明灯,她们笃信只要跟着她,她们便能过上好日子。

——不再被欺辱,不再被忽略,不再为人附庸的好日子。

而这样的好日子也很快到来。

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这些地方极其落后,有些地方甚至是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李琼华的到来短暂引起当地人的骚动之后,当地人很快被李琼华所折服。

与男人的攻城掠阵不同,女性扩张领土的方式更为温和,先进的技术,充足的粮食,还有精美的丝绸与瓷器,这些东西足以让吃不饱穿不暖的当地人将李琼华奉为神祇。

华夏文明最为强大的地方在与她可以吸纳包容周围文化,然后将他们同化,成为自己的一员。

曾经的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都以这种方式加入华夏文明,而李琼华所到的地方也很快走到这一步。

新的文明就此诞生。

但这一次不再是华夏文明,而是新的文明就此诞生。

——李琼华是她们的神祇,是她们顶礼膜拜的救世主。

她们的国家,叫昭。

其功昭昭,其德烈烈。

“皇母,大唐的使臣来了。”

女皇挑帘而入。

“大唐?”

白发苍苍早已不问世事的李琼华笑了一下,“是故人之国。”

“宣。”

“太上皇宣大唐使臣入殿——”

“大唐使臣拜见太上皇。”

“太上皇万年,大昭王朝万年。”

李琼华扶着女官们的手起身,瞧了一眼衣着熟悉又陌生的大唐使臣。

大抵是入昭国良久,见惯女子主事为官的场景,使臣对殿内满是女人的场景并不意外,只恭敬跪在她面前,并未因为她是女人而对她有丝毫懈怠。

“你们此时的皇帝是谁?”

李琼华挑了下眉,“是太宗之子,还是太宗之孙?”

“呃,并非太宗之子,更非太宗之孙。”

使臣瞧了一眼满头华发的李琼华,又飞快收回视线。

——怪事,这位大昭的太上皇与他们的皇帝长得颇为相似,只是这位太上皇已有百岁高龄,而他们的皇帝年轻得很,此时由皇太后监国。

使臣道,“我们大唐如今的天子,是太宗之孙女。”

“太宗的孙女?”

李琼华眼皮微抬,“你们华夏之地竟出了一位女帝?”

使臣笑了一下,“是的。”

“太宗皇帝临终之际感念英年早逝的大将军王,言女子未必不如男,便降下遗诏,后世公主之中若有可塑之才,也可为天子。”

“大将军王?”

李琼华呼吸微微一紧,“那是谁?”

“是太宗皇帝的三姐,李琼华李三娘。”

使臣一脸骄傲,“太上皇母有所不知,这位大将军王是我们大唐的传奇人物,她早年白手起家为太宗皇帝打下关中之地,让太宗皇帝得以扼守关中对阵叛军,而后出其不意大败叛军,建立我们大唐天下。”

李琼华愣了一下。

——世民竟追封她为大将军王?

使臣的声音仍在继续,“可惜关中一战后,大将军王便不知所踪,连带着她麾下战无不胜的娘子军都不复存在。”

“太宗皇帝感念她的功绩,便追封她为大将军王,将她曾经镇守之地改为娘子关,为她立碑写传,要她的事迹永远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