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可她夫君居然说‘阿影嫁他,不委屈’,那便是意思两人很登对了!

她一介女流,没见过何公子,不晓得他的为人和才学。只是单纯从地位方面来看,即便何公子日后中了进士,但以乔家阿影的身份,嫁给何公子也一定是‘下嫁’,谈不上门当户对。

乔博臣显然看出了夫人的想法,说:“我就是感觉,感觉这小子日后可能真的出人头地……夫人,这就是个感觉。不过,那小子寒门出身,想把自家门第提到乔府的位置,也太难了。纵观大历朝百年来,唯一差点做到如此地步的寒门学子,只有当年的绥州余明函,可他也是差了点,最后不落了个满盘皆输的下场么?”

乔夫人点点头,给夫君递了布巾擦脚,道:“那阿影的婚事,你是怎么跟何公子说的?是等明年先帝丧期过了办,还是再推迟些?”

乔博臣道:“他才多大的少年,谈什么婚事。我就跟他说他的‘知何兄’姓乔名影,暂未订亲,不过也只是暂未,待先帝丧期过后,赶紧去京城,拜帖往乔府下,说不定我娘心情好,就定下你为女婿了。其他的那少年就没问了。我倒是觉得何小子挺知进退的,我这边不可能给他承诺什么,毕竟阿影婚事不是我能做主的,得看爹娘的安排。明年阿影就十七了,可能要先把亲事定下来,成亲倒可以推后些,毕竟何小子明年才十五——虽说到了成亲的年纪,可那年纪的少年懂什么。啧,我就说我心里怎么总觉得哪儿不对,那小子年纪太轻,日后成亲了还得让阿影照顾他……”

“相公这般吊着那少年,可真是、真是……”乔夫人话锋一转,道,“少年晚熟,过些年就知道照顾人了。”

乔博臣叹气:“我就是觉得,阿影虽说是家里最小的弟弟,可大哥、大姐、我都没照顾过他一日,就连爹娘那时也都忙于他事,对他鲜少有关怀。”

乔夫人还是第一回知道这些,怔愣了一下:“啊?”

她以为阿影的性子,是那种自小娇宠无度,才惯出来的。

乔博臣低声道:“夫人,我爹娘其实很会教孩子,你看,我大哥性情刚毅,吃苦耐劳,驻守边疆;我大姐敢爱敢恨,活泼机灵;我呢,我自小在大哥大姐的光辉下长大,不怎么出彩,但脾气也尚可。唯有幺弟,他要是能得到爹娘的关注和教养,也不会如此跋扈放肆……”

乔夫人到底也是孩子娘,她突然有些难过,道:“所以,阿影是用极端手段,想要引起爹娘的关注?”

乔博臣道:“起初确实如此,可后来……一直得不到关注,他就有点自暴自弃了。我跟你说过,他两年前来了趟瑞林郡,但没来罗织府,去了那行山府的木沧县。他当时想拜绥州余明函为师,你说说,他又不考科举,拜师余老,想做什么?无非就是想脱离爹娘的掌控,不嫁人啊。”

这些心思,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乔影以为自己藏的很好,却不知,他的一切行为,在大人眼中都一览无余昭然若揭。

乔博臣继续道:“所以啊,我一直以为娘会给阿影相看一个年岁稍微大一些,懂得心疼妻子的丈夫。没想到……”

没料到,阿影自个儿看中了个比他还小两岁的少年。

乔夫人道:“阿影喜欢就好,而且你对那何公子评价也高,我看啊,这门亲事就不错。年纪大了才不好,花花肠子一堆,哄人的甜言蜜语张口就来,但那都是逢场作戏!少年人的喜欢,才是不掺杂任何其他东西的单纯的喜欢。就像何公子说的,他只对阿影有所图!”

乔博臣见自家夫人突然义愤填膺起来,不禁悄悄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哪儿做得不好,让夫人以为自己是逢场作戏……天地可鉴,他对夫人绝对是真心啊!

乔夫人正气着,忽而看到自家相公委屈的眼神,道:“没说你,就是我那闺中密友,她夫君就大了她十来岁,当初那男人迎娶她时,赶走了为他育有一子的妾室,对她承诺一生一世一双人。结果呢?借着她家钱财捐了官之后,得瑟起来了,如今家里三个妾,七八个通房……呵,男人!”

乔博臣赶紧发誓:“我、我对夫人……”

乔夫人起身出了门,留下一句:“我现在听不得老男人的甜言蜜语,你悠着点,我去看南星睡了没。”

-

乔影此刻正在自己屋内奋笔疾书,不是练字,也并非写信,他是在誊抄祈福经书。

午间送走了似飞后,他让乔初员去赌坊兑了银子,并将那赚来的一千四百两白银分成三份:二百两捐给罗织府的文庙当香火钱——在似飞参加院试前,他专程去祭拜许愿了的,现下愿望实现,自然得还愿;

还有二百两,明日他出发去行山府,捐给那儿的文庙,同是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