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页)

何似飞依然神色淡淡,不置可否。

陆英有些着急,道:“只不过,考完府试后第二日我就得坐船回乡,来不及同你细说。当时渡口送别,我大着胆子、悄悄的看了下他的喉咙……没、没有喉结。似飞兄,我们男子,不大可能十六岁还不长喉结的。”

说着,他抬起了头,重重的在自己喉结上一抹,“我才十三岁,就长成这样了。”

他继续道:“似飞兄,我不是故意现在才说。但你回乡时那会儿高中府案首,又要报今年八月的恩科,我、我不想因此事干扰你。加之后来那‘知何兄’再也没出现过,我就觉得,这件事可能也没必要说出来了。可、可余老怎么都知道他了?”

何似飞现在比陆英高出大半个头,垂眸俯视着他,心道喉结这么明显的体貌特征,他居然没想到。

主要是知何兄眉眼英气,身上有功夫,才学见识比不少县学、府学的书生还强,大家便下意识不会往哥儿那边联想。

毕竟,一般人理解的哥儿便是‘纤细、柔弱、娇滴滴’的。

何似飞道:“嗯,不仅老师知道他,我爷奶也知道了。”

陆英完全不解的抬起了头。

何似飞道:“前些日子我在郡城又遇到他,并发现了他的哥儿身份。老师和爷奶知道他,是因为我回来说的。明年我会请媒婆去他家纳彩,商量订亲事宜。”

陆英嘴巴张大的几乎能塞进一个拳头。

何似飞拍拍他的肩:“多谢你告知我此事,不过,要不是你先看到了他对镜遮痣,也不会往假扮男装那边猜吧?”

陆英下意识的点点头。

此事暂时揭过。

原本想要多冷静些时日,梳理清楚自己对‘乔影’和‘晏知何’感情的何似飞被老师和陆英接二连三提过他后,心中各种思绪像纠缠成堆的毛线球,怎么都牵不出一条完整的线来。

于是他索性听老师的建议——遵从本心。

少年人对待感情,不用深思熟虑,不用思考对方家世门第,甚至不用想对方喜欢自己多一点,还是自己喜欢对方多一点。只管做你当下最想做的事情。

于是,何似飞洗澡过后便去了书房,洋洋洒洒用小楷给乔影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等他心中宁静下来时,这封信已经被他装好,打算明日去县城后寄出了。

何似飞将书信放在书箱最底层,再三确认不会丢后,才轻手轻脚的推开书房之门,打算悄悄回卧室休息,一抬头就看到爷奶皆坐在院中纳凉。

再定睛一看,不仅是爷奶,就连刚沐浴完的老师也坐在小板凳上,跟爷奶一道闲谈。余枕苗则在旁边给老人们剥花生。

猝然被四个人八只眼睛看着,心里有鬼的何似飞感觉自己的耳根都要红透了。

他假装淡定的对长辈行礼,努力从容着步伐,一进自己屋子,立刻就把门关上。

-

十日后,伴随着何似飞信笺抵达罗织府的同时,还有那首他在酸枣山上作的诗。

只不过前者是何似飞主动寄到乔府,后者则是被文人墨客传扬出去的。

此前何似飞的诗文即便作得再好,最多也只是在县城、行山府内流传。是因为他自个儿没什么名气。现在有了十四岁连中小三元的名声后,诗文传得也比以往要广。

“《九日酸枣山登高》,这小子诗文做得是真不错啊。”乔博臣吃饭时将这首诗念了又念,对夫人道,“你说人跟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我这一把年纪,怎么就写不好诗文。”

乔博臣在府衙当值回来得晚,一般都是乔影和乔南星先吃,故此,这会儿饭桌上只剩下乔博臣和夫人。

“相公何故在意这些,相公断案、处理政务又是不少人学都学不来的。”乔夫人道。

乔博臣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句,道:“院试前,那罗家本想来跟幺弟结亲,当时还派人在城内造势说罗京墨文采第一,定然是院试案首。结果放榜后,排名第二,那家人消停了一个月。前几日不是重阳节么,那罗公子又作诗一首,府城内风声又起来,说他要在明年同知府幼弟结亲……我就寻思着,他们家要结亲与否,先别在城内声张啊,就不能先来问问我这个知府的意见?我可是等着拒绝他们等了很久。再说,他们这么宣扬下去,也于幺弟名声有损。”

乔夫人也蹙了蹙眉,道:“此事我倒略有耳闻,改日我开个赏菊宴,说‘阿影婚事得由京中父母做主’,将这些歪风邪气压下去。”

乔博臣道:“夫人此法甚好!为夫在此先多谢夫人了!”

乔夫人笑骂他:“谢什么,阿影也是我幺弟。再说,那罗家人如此做派本就令人诟病,他们也就是欺负你这个太守脾气温和罢了。”

乔博臣被妻子揭底也不生气,笑呵呵吃完饭。他在院子溜达消食,见院内不见幺弟和儿子,疑惑的叫来管家:“他们人呢?”